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指的是哪里,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6 20:01:28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省仅有沿国省道公路的农村连接公路,其他地区基本依靠人扛马驮,没有公路与外界连接,到1978年前,全省农村公路的通达率也很低,即使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标准也不高,抗灾能力非常弱,晴通雨阻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群众运输出行特别困难。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依靠“以工代赈”“民工建勤”“民办公助”建设了一批农村公路。2002年,实现全省乡乡通公路。到2017年,全省就已经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2017年8月,贵州启动了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已于今年5月实现了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惠及近4万个自然村寨、1167万农村人口。

内河航运事业全面提升,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指的是哪里,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什么意思(9)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全省开始对内河航道进行整治,炸开了赤水河中的吴公岩千年顽石,整治乌江三大断航险滩,结束了千百年来乌江、赤水河分段通航的历史。到1978年,全省通航里程2802公里,但全部是没有水运配套设施的自然航道。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省航道建设突飞猛进,乌江、赤水河和两江一河(南、北盘江、红水河)三条出省水运主通道全部整治完工,其他航道等级全面提升。2008年开工建设了贵州省第一条高等级航道——南、北盘江、红水河四级航道整治工程。2014年底启动的“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改写了贵州无高等级航道的历史。2017年1月5日,断航13年的乌江“黄金水道”全线通航,结束了贵州‘不沿边、不沿海’的历史。截至2018年底,全省通航里程达3780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900公里,位居14个非水网省(市)第一

高速公路、铁路“主动脉”和普通公路“毛细血管”的加快形成,极大地改善了我省贫困地区的交通结构,加快了全省扶贫攻坚步伐。从建成一条路带动一大片地区的崛起繁荣,交通建设一次次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现在还要问贵州是什么的话

不如亲自来感受一下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