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中国的战败,更成为国人的心头之痛,且一直延续至今,而与之如影随形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对于甲午的反思也未曾间断过。
与其他甲午题材的图书不同,本书作者许华,作为军内外著名的甲午战争与近代海军史专家,潜心研究甲午近三十年,在这本书中,除了自己反思这段历史外,他更愿意带领普通读者走进甲午的硝烟炮火中,去了解甲午、解读甲午和反思甲午。
没有高头讲章的宏篇大论,他以一种接地气的报告文学般的叙事方式和平实流畅的语言,不疾不徐、客观从容地讲述着甲午战争的来龙去脉和整个过程,即使是中小学生阅读起来也毫不吃力。
他对于甲午战争的粗枝细节的描述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准确可信;而历史的纵论剖析,又无不见显着多年学术积累的功力。
在本书的写作中,作者选取了一个全新的蓝色视角,也就是站在海权理论的高度对甲午进行了具有鲜明军事学术特色的全面精准回顾、外科手术刀式的专业解剖与深刻的理性反思。
当时清政府整体的海上军事力量并不弱于日本。到两国交战的时候,虽然在一些具体指标的比较中互有长短,但基本上没有质的差别,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在中日这场较量中,对制海权的争夺是主导战争胜负的关键!日本非常明确地将通过海上决战歼灭北洋舰队作为首要作战任务,围绕着海上战场的得失,即制海权的得失,进行积极主动地决战。
反观北洋水师,则消极防御,千方百计地避免与日本海军在海上进行正面对决。一支奉行消极防御战略的海军,在战争中必然是只能落得被动挨打甚至彻底覆灭的结局。
“缺乏海权意识是这场战争留给我们最大的教训”。除此之外,作者还从战场之外的中日两国在国民意识、对战争的态度、海军的意志力乃至文化和制度上所存在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和深刻剖析,将其对甲午的反思从战略战术层面延展至文化和制度的层面。
甲午战争,中国究竟败在何处?所有的困惑在此都找到了更为清晰的答案。
正如刘亚洲上将为本书作序中所言:站高望远,拨开历史迷雾,直击甲午“命门”。
走进甲午,是为了走出甲午。本书作者许华认为“即使很痛,也要直面历史并理性反思。像外科手术一样进行专业解剖,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反思这段惨痛的历史,并不单纯只是专家学者之事,而应该是全社会全民的参与。
对于甲午的反思,也决不能流于形式而停留在历史的表层,要沉下心来,挖掘失败的症结,并付之于行动,我们才能彻底地告别甲午的伤痛,更好地看清和把握未来!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国人的教科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报告文学般的叙事方式,生动再现了中日甲午战争全过程;近百幅珍贵清晰的历史图片,带你领略近代风云变幻;深刻的历史检讨,更是汇集作者对甲午战争史二十多年研究成果。平实的文字蕴涵精细历史解读和专业军事剖析,读来令人感慨深思。中日甲午之战,胜负已经早在较量之前,战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