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Jess Carbino提出,将对方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往往能够帮助我们从暧昧阶段更进一步(Steber, 2021)。
早先的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关系中两人的社交圈重合度越高,这两个人对于关系的认真程度也越高(Milagrdo, 1982)。共同朋友的存在可以使亲密关系变得更牢固,并在朋友的见证下,获得更强烈的“我们”的身份。
当然啦,如果你考虑的是更进一步的关系,那么除了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对方,参与到对方的社交圈中同样重要。在这个阶段,对方是否愿意让你进入ta的社交圈,也是一段关系是否值得长期维持的重要参考。
互相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感情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保持。持续性的参与感可以让彼此更亲密、习惯生活中有你的存在。
有些朋友们在暧昧期,每天和对方保持着高频率的线上聊天,看似离打开甜甜的恋爱只有一步之遥,真正要推进关系却仿佛总差了一点。
这是因为,如果双方的互动以线上为主,产生的亲密感更像是一种错觉,而非是真正参与到了对方的生活中(Steber, 2021)。
因此,要想持续创造参与感,线下见面是不可或缺的,有条件的话,不妨多将想说的话留到线下见面时说,看着对方的眼睛比看着手机屏幕有效多了。
如果条件受限,持续创造参与感也并非不可能,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中一点点积累起来:互相分享日常的点滴和遇到的成就与挫折,一起制定学习或者成长计划,培养相似的生活节奏,习惯性地用“我们”而非“我和你”……
最后,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对于这段关系的判断——对方是否对这段关系有与我一致的期待。如果对方只是想要维持一种不确定的暧昧关系,或是对于感情的要求与我们相差很多,那么或许即便双方存在强烈的浪漫激情,也要多加谨慎。
毕竟,追求的成功与否不该拘泥于简单的“有没有和对方在一起”,而是一个通过探索和相互了解来寻找对的人的过程。
不因为幻想而进入一段错误的关系,也不因为踌躇胆怯而错过一个对的人,才是“追求”最重要的意义。
今日互动: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是怎么追人以及被追的吧~
References:
Barak, & Gluck-Ofri, O. (2007). Degree and reciprocity of self-disclosure in online forum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3), 407–417.
Burgoon, J. K., Walther, J. B., & Baesler, E. J. (1992). Interpretations, evalu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personal touch.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 237-263.
Jecker, J., & Landy, D. (1969). Liking a person as a function of doing him a favour. Human Relations, 22(4), 371–378.
Milardo, R. M. (1982). Friendship networks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ocial environment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172.
Sprecher, S., Treger, S., Wondra, J. D., Hilaire, N., & Wallpe, K. (2013). Taking turns: Reciprocal self-disclosure promotes liking in init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9(5), 860-866.
Steber, C.(2021). 3 Ways To Turn A Situationship Into A Legit Relationship. Bustle.
Whitchurch, E. R., Wilson, T. D., & Gilbert, D. T. (2010). “He Loves Me, He Loves Me Not...” Uncertainty Can Increase Romantic Attra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