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欲臣死即死耳的意思,陛下岂因一妇人而失天下的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1 07:45:3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引言

明代士大夫尤其是江南士大夫在他们的笔记中记载了大量的回回形象,这些记载不仅反映了汉地回回人的现实生活,也反映了汉族士大夫对回回的评价。回回入居中原后,坚守其宗教习俗,张扬其义气性格,汉族士大夫对其有褒有贬。明代士大夫对回回形象的描述反映了汉文化与回回文化之间的接触与碰撞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农耕与游牧、农业与商业两种文化的关系。笔者认为,这种关系的发展演变也是回回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进程之一。

一、回回护族,相遇亲厚

明代文人笔记中反映回回人抱团讲义气性格最典型的案件是景泰年间的速来蛮事件。

对此事叙述最详细的是明人刘侗和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景泰四年,寺成,皇帝择日临幸,已夙驾除道。国子监监生杨浩疏言,不可事夷狄之鬼。礼部仪制司郎中章纶疏言,不可临非圣之地。皇帝览疏,即日罢幸,敕都民观。缁素集次。忽一西番回回蹒跚舞上殿,斧二僧,伤傍四人,执得,下法司,鞫所繇,曰:轮藏殿中,三四缠头像,眉棱鼻梁,是我国人,嗟同类苦辛,恨僧匠讥诮,因仇*之。狱上,回回抵罪。”

陛下欲臣死即死耳的意思,陛下岂因一妇人而失天下的意思(1)

除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明实录》记载不同外,这里主要涉及到速来蛮事件的起因,即与正统、景泰初年佛寺大兴、佛教兴盛有关。正统年间,番僧络绎,宦官当道。宦官王振佞佛,蛊惑英宗修大兴隆寺,日役万人,糜帑数十万,宏丽冠京都。英宗赐号“第一丛林”,并“命僧大作佛事,躬自临幸,以故释教益炽”。以致于“男女出家累百千万,不耕不织,蚕食民间”。“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于瓦剌,景泰即位,群臣谏事佛者甚众。然宦官兴安佞佛甚于王振,请景泰帝建大隆福寺,严庄与大兴隆寺媲美。

景泰四年三月,寺成,景泰帝准备剋期临幸。被大臣谏止。士大夫反对的原因是因为隆福寺作为朝廷香火院,皇帝御临,有“弃儒术而崇佛”之嫌疑,有损皇帝圣德。而回回速来蛮在隆福寺举行盛大法会之际,持斧上佛殿*僧,烧毁佛经并坏门窗等物,*死一至两名,伤二三名僧侣,原因是轮藏下推转者是其教门中人,更可恨的是僧匠讥诮他们,有侮教辱人之嫌,因此行凶。

陛下欲臣死即死耳的意思,陛下岂因一妇人而失天下的意思(2)

这种从佛教与伊斯兰教斗争角度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有一定的合理性。这里主要关注的是汉族士大夫就此事对回回的看法。陆容和冯梦龙都认为此事反映了回回人党护族类的习性,对回回速来蛮“激于义而蔽于愚”的行为,同情之余是感概,陆容感概的是中国人遇到利害时挤其同类以自全,不如回回慷慨赴义。而冯梦龙则认为这个回子做法体现了“孔子恶做俑”思想,反佛做法值得肯定。

回回另一个重要特性是相遇亲厚,这与他们同教同在汉地有关。嘉靖年间汉地色目人通事与进贡回回之间相互亲近、相互利用最为明显。嘉靖十六年(1537),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等国冒滥称王进贡,称王者百五十余。甘肃边关审查,认为冒滥称王、违例入贡在于西域回回企图获得明廷厚赏。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色目人充当的外夷通事。

陛下欲臣死即死耳的意思,陛下岂因一妇人而失天下的意思(3)

二、回回宰牛,不食猪肉

回回不食猪肉是回回不同于内地汉人的饮食习惯,明人严从简说,回回“人尤重*,非同类*者不食,不食豕肉”。

明人都穆《都公谭纂》记载了明宣宗尊重回回不食猪肉的事例:“马都督俊,其先回回人,不食猪肉,宣宗一日宴武英,宣俊甚急,俊至,以所食猪肉赐之,俊即奉之,几入口,上笑曰:‘汝回回人,亦食此耶?’俊叩首曰:‘陛下欲臣死即死,况食肉耶?’上即命左右取肉,且曰:‘吾戏之耳,不可破汝戒也。’俊复叩首谢。”

陛下欲臣死即死耳的意思,陛下岂因一妇人而失天下的意思(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