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翻译,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1 08:39:28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翻译,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翻译(1)

1、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感言:简单的一句话的背后却是两个月之前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

2、初,上皇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上皇:太上皇的简称。这里就是说的李渊。强:加强。再从弟: 自己同一个曾祖但是不是同一个祖父的弟弟。三从弟,那就更远了,同一个曾曾祖,不同一个曾祖的弟弟,在五服之内。童孺:年幼。上,这里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哦。

译文:起初,太上皇李渊想要加强宗室来镇守天下,所以他的再从弟、三从弟以及兄弟的儿子虽然年幼,都封为王,被封为王的有几十个人,皇帝从容地问群臣:“全部册封宗室子弟,对天下有好处吗?”

3、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封德彝:原为隋炀帝旧臣,江都之变后,追随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败亡后,归顺唐朝,渐得唐高祖李渊信任,拜中书令,封密国公,结为亲家。封德彝生前深受唐太宗礼遇,并数次向太宗进献效忠之策。同时,他又暗中依附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曾打算废黜李建成,立太宗为太子,因封德彝力谏而止。但这些事非常隐秘,封德彝死后多年,才被唐太宗得知。 唐太宗遂剥夺封德彝的司空之职,削除所封食邑,改谥号为缪。这是一个恶谥,当年三国的关羽在死后被追谥为"壮缪侯",壮缪: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武而不遂"指在领军方面有所才能,但却并未完全发挥出来,这实际上已经变相的肯定了关羽的军事才能,只不过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却并能发挥出来;而"名与实爽"指的是名气与实际不相符合,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封德彝被追谥为“缪”,是说他怀有二心,名不副实。

敦睦:使亲厚和睦。九族泛指亲属。爵命:封爵受职。力役:征用民力。至公:最公正、极公正。】

译文:封德彝回答说:“太上皇使亲属亲厚和睦,大封宗室子弟,自两汉以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的,封爵受职已经十分尊贵了,大量征用民力(供养宗室),这恐怕无法向天下显示朝廷的公正”

4、上曰:“。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

译文:唐太宗说:“对。朕是天子,用来养育天下百姓的,怎么可以劳苦百姓来养育自己的宗族呢!”

感言:一个帝王,却有这样的认识,无怪乎能开创贞观之治。

5、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译文:十一月庚寅日,降职宗室郡王都为县公,只有有功劳的几个人没有降职。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翻译,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翻译(2)

封德彝剧照

6、上与群臣论止盗。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切身:为外界所迫。重法:严酷的刑法。不暇:来不及。】

译文:皇上与群臣讨论如何阻止盗贼。有人请求用严酷的刑法来禁止盗贼,皇上哂笑他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繁多,劳役繁重,官吏贪婪索求,百姓为饥寒所迫,所以来不及顾及廉洁知耻罢了。”

7、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译文:朕应当除去奢靡节省费用,减轻徭役,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让百姓衣食有余,那么自然就不会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酷的刑法呢!

8、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译文:从此过了几年以后,四海之内都很太平,在路上不小心遗落的东西不会被别人拾走,,大门不用关闭, 商人和旅客可以安心的露宿于野外。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翻译,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翻译(3)

9、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

译文:皇上听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的方法。

背景:张玄素初仕隋朝,后来归附大唐,因为为人忠直,被唐太宗任命为太子李承乾的老师,但是李承乾顽劣,常常游宴深宫。张玄素多次劝谏,为太子忌恨,竟然派人刺*他,几乎使他送命。后来太子作恶多端,终于被唐太宗黜废。张玄素因是东宫官员被牵连免职。贞观十八年(644年),张玄素被朝廷起用为潮州刺史。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翻译,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翻译(4)

张玄素剧照

10、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

【庶务:各种政务。禀受:接受。莫之敢违:宾语前置,莫敢违之。】

译文:回答说:“隋炀帝喜欢独断各种政务,不任用群臣,群臣恐惧害怕,只知道接受奉行罢了,没有人敢违抗他。”

11、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

以:凭借。借使:纵使。乖谬:形容词作名词,违背常理的事情。

译文:凭借一个人的智慧决断天下的政务,纵使对错之事各一半,违背常理的事情已经很多,下面的人阿谀奉承,君主被蒙蔽,不灭亡又等待什么呢!

12、陛下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

【高拱:把双手高拢在袖中。比喻安坐而不须有所作为。穆清:天下太平祥和。高拱穆清就是常说的垂拱而治,就是无为而治,比喻统治者不用做什么就天下太平。】

译文:陛下果真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然后让他们分别承担相应的事务,您只需要安坐皇位考察他们为政的得失,来施以赏罚,担忧什么天下不太平呢?

13、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

译文:皇帝很赞成他的话,提拔他为侍御史。

14、上吏多受赇使左右试

【受赇:接受贿赂。】

唐太宗担忧官吏经常接受贿赂暗中派身边的人试着贿赂他们。

15、有司门令史绢一匹,上欲*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当死。陛下使人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译文:有个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绢,皇帝要*了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说:“作为官吏收受贿赂,罪名的确能够判处死罪。不过陛下使人送给他,他才会接受,这是以法律来陷害别人,恐怕这不是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感言:唐太宗为了加强吏治,竟然想到钓鱼执法,用心良苦啊。

16、上,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译文:唐太宗十分高兴,召集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告戒他们说:“裴矩能够为官极力争辩,不做当面顺从的事情,倘若每件事情都这样,何愁天下不政治清明。”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翻译,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翻译(5)

18、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也,臣者也,表动则景随矣。

背景:“臣光曰”后面的内容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于历史事实的点评,可以说是书中的精华,也表达了司马光个人的政治观点。裴矩这个人很复杂,隋朝著名外交家,曾奉旨出使西域,深为隋炀帝所信任。隋炀帝到达东都洛阳后,裴矩以“蛮夷朝贡者多”为由,建议隋炀帝召集四方艺人,在洛阳端门街陈列百戏,让官员百姓盛装华服,任意观看。三市店肆还设置帷帐,大摆酒席,对蕃民盛情款待。蕃民嗟叹不已,都称中原是神仙之地。但是诚如司马光所言:“ 西域诸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送迎,糜费以万万计,卒令中国疲弊以至于亡,皆矩之唱导也。”他的馊主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任:通“壬”,巧言谄媚的。表:古代天文仪器圭表的组成部分,为直立的标竿,用以测量日影的长度。景:通“影”,影子。】

译文:臣司马光说:古人说:“君主圣明那么大臣就正直。”裴矩谄媚于隋朝而忠诚于唐朝,并不是他的本性有变化,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因此可知,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啊。”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翻译,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翻译(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