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程门立雪》给我们的启示
根据《宋史•杨时传》记载,北宋时期的一位进士,名杨时、字中立、号龟山,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颖,受其家庭影响,喜欢读书,学习认真,从小就有很好的才华,十岁时能吟诗作对。长大成人便参加科举,在公元1076年,一举高中成为当届进士,被皇上封为司户参军。
杨时却没有去上任走仕途之路,而是弃官从文,回家专门研究理学。当时理学和教育方面的著名大师,程颢和程颐兄弟俩,名声比较大,杨时就专程跑到河南颍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学,勤奋努力,学到了不少知识。四年之后,程颢病逝,杨时为了继续求学,便相约同学游酢一起前往程颐家里求学,走到时已是正午时分,老天还下着鹅毛大雪,门童告诉杨时、游酢,老师正在休息。杨时游酢二人不忍心打扰老师午休,故不声不响、恭恭敬敬的立在门外等候,待老师醒来时外面的雪已是一尺多深,而杨时游酢却没有丝毫疲倦和不耐烦,程颐颇感惊讶并被二人的真诚求学所打动,便亳无保留的传授其所学,杨时经过刻苦学习,出了一本书为《列子解》。后来就有成语《程门立雪》,出自于北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十二》书中,意思是尊师重教,虔诚求学,勤奋读书。
《程门立雪》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人对于学习和师徒关系的极为尊重和珍视。他们相信只有通过虔诚地拜师,虚心听取老师的传授,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和智慧,从而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在大雪天站在门外等候,更是表达了他们那种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追求学问的决心和毅力。这种态度和行为,不仅显示了古代文化的优秀品质,也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精神具有更好的启示作用。
《程门立雪》故事中这种求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现代青年人来说,我们应该保持求知的热情和虔诚,我们应该尊重知识和教师,虚心学习,踏实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我们也应该注重与老师的互动、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且发扬助人为乐、传帮带的精神,让知识和技能不断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处事要有谦逊、诚实、正义和勇气等品德,这也是古代人求学所体现出的精神和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