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马援传》有记载:
“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马援辗转游走于陇汉期间,常对宾客们讲:“大丈夫的志向,应当在穷困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豪壮。”
“白首之心”可能与“郎潜白发”的故事有关。
“郎潜白发”出自汉班固《汉武故事》:
“上(汉武帝)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有一次,汉武帝乘着车子到郎署去,看见一个老头子,头发、胡子都白了,穿的衣服也不象个样子。汉武帝就问他:“你什么时候到这里当上这个小官的?现在怎么这样老了呢?”他回答说:“我叫颜驷,文帝时就到这里做郎的小官了。”汉武帝说:“怎么到这么大年纪还没有提拔呢?”颜驷说:“文帝喜爱学文的人,而我偏偏是学武的;景帝重用年纪大的,而我那时还年轻;陛下您呢,信任年轻力壮的,可我呢,年纪又大了。所以三代都没有得到重用,现在老了仍在郎署里就职。”武帝听了他的话,很受感动,于是就提升他任会稽都尉。
颜驷默守郎官之职,历三朝而未合君王所好,眉发尽白仍然官卑职微,未有发挥才能之机会不得施展才华之平台。后遂用“郎潜白发、白发郎潜、白发郎官、白首为郎、郎潜、潜郎”等喻指时运不济老而不遇的人。
王维有诗云:“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败缘数奇。”其实,颜驷才是数奇呢,每次都与皇帝的爱好相左,每次看似有机会实际上又无一例外全都失之交臂,实在是不幸啊!正像王勃所言:“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开创了“文景之治”盛世的文帝景帝哪个不是圣主,更不要说最后这位雄才大略北击匈奴青史留盛名的汉武帝了。也正如李白诗中所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心有余,而天时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