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舞蹈演出背景,追光者舞蹈风暴表演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5 09:09:15

近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演出的精品杂技剧场《追光者》在中山纪念堂迎来首次试演。此次杂技剧由伍一担任总导演,有林怡、杨明圆、庄雪雯三位拥有国际化视野及丰富创作经验的杂技编导组成导演团队,通过杂技与戏剧、舞蹈、美术、音乐等艺术的结合,创作出具有当代审美意蕴的“新杂技”表演形式。

探索新式杂技:追求内容的丰富与意境

杂技剧场《追光者》虽与常见的杂技晚会一样由数个节目组成,但在创作与表演上却与以往截然不同。《追光者》总导演伍一透露,以往的杂技表演是一个技术接下一个技术,《追光者》则采用默剧的形式,通过情感线来串联,呈现给观众一个更具表达力和深度的故事。

“这次创作会有一些最新的东西呈现给观众,尽量规避以往的风格,让观众得到全新的体验。”伍一表示,传统的杂技偏向从古典、戏剧的角度来编排,但《追光者》采用更加简约、流行的现代风格,通过肢体与情感、空间的融合,达到演员与道具、灯光的三者合一。

追光者舞蹈演出背景,追光者舞蹈风暴表演(1)

软钢丝节目《忆》。

伍一说,本次杂技剧场中的软钢丝节目《忆》便采用了这种手法,不只是强调高度和难度,而更注重意象和心境。除了传统的软钢丝,作品还加入了新月形道具和大型滚环道具让演员们进入其中,针锋相对地用力量支撑道具滚动。通过将钢丝晃动与演员对平衡的征服相对应、将滚环中人们每一次上下轮换与逐梦过程中的互相竞争相对应,寓意着最终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成就了站在顶峰的人。

《追光者》艺术总监吴正丹表示,这次创作的是杂技中的“新马戏”,不在于技术的惊险刺激或者是舞台灯光的华丽设计,而是更重视杂技的内容本身是否丰富多元,技术要和道具相融合。因此,这次的舞台追求简洁、干净、纯粹,这也是对演员自身技术和肢体表达的一个很大的考验。

庆祝建党百年:剧里剧外杂技人都是“追光者”

在《追光者》筹备之初,主创人员就有意识地将改革开放至今的动人故事融入《追光者》的创作中,力图为祖国献上一台具有传承与创新的杂技剧场,为党献上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日祝福。

谈及选择“追光者”这个主题的缘起,伍一说,“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没有亲身经历过父辈那样艰苦的年代,但是他们不屈不挠、不断奋斗,向着光明的方向不断前进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我们也是追光者,是追着父辈的脚步不断前行的一代人。”

追光者舞蹈演出背景,追光者舞蹈风暴表演(2)

柔术节目《焰》。

追光者舞蹈演出背景,追光者舞蹈风暴表演(3)

皮条节目《缠》。

《追光者》也是如今的杂技人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的真实写照。《追光者》首个节目《焰》以“柔术”作为创作构架,将燃烧的火焰作为创作动机,通过写意式手法,让演员们在节目伊始套上白绸,在闪烁的荧光中将自己变成蜡烛,通过柔美与坚韧并存的动作,展现那些为建设新中国而燃烧自己、无私奉献的女性拼搏者在追光逐梦道路上的缩影,以及从中迸发出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力量。

此外,展现无数奋斗者汇聚而成的梦想之光的空竹节目《汇》、讲述现代人勇于追寻梦想的软钢丝节目《忆》和《梦》,体现倡导自由相恋的男女软功节目《思》、六人技巧节目《味》、皮条节目《缠》,赞颂大爱精神、追求真善美的肩上芭蕾节目《爱》,讴歌敬畏生命的绸吊节目《源》,以及代表潮流趋势不断进阶的地圈节目《潮》,皆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思想革新运动的影响下,人们摆脱旧思想桎梏、再造文明新思潮的伟大创举。

采写:实习生 钟宝仪 南都记者 王美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