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少女俑 | 图源:故宫博物院
等到油胭脂的出现,才真正解决的这个问题。油胭脂这个称呼在《金瓶梅词话》七十四回有出现过:“西门庆见如意儿……薄施朱粉,长画蛾眉,油胭脂搽的嘴唇鲜红的。”
油胭脂的制作方式,古称“合蜡法”,就是用动物油、蜡和颜料三种类型的原材料融合制作胭脂。这与现代口红的工艺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不是如今这种管状旋出的设计而已。
这种让女士们可以优雅地单手即可完成唇妆的设计,是由美国人James Bruce Mason Jr.在1923年发明的,他创造了第一款旋转式唇膏。
他不会想到90多年后,这种设计已经被各大口红品牌使用,并成了女人们包里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所以,“女人为什么涂口红”这件事,如今已经不能仅仅用生物起源和性吸引力来解释了。它既是弥补了“进化的不够”,也已经远远溢出了自然本身的逻辑,成为一种女性追求美和表达自己的方式。
当然,阿信隔壁的小姐姐还提供了另一个涂口红的理由:
为!了!少!吃!
参考资料:
[USD]Meg Cohen / Karen Kozlowski. 《Read My Lips:A Cultural History of Lipstick》 Chronicle Books 1998-09-01
孟晖.《贵妃的红汗:胭脂记》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美]格林菲尔德.《完美的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