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辞的定义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一)初中阶段需要掌握了解的修辞有哪些?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考纲》要求:“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选择题)、辨析表达作用(赏析句子)题、仿写或续写题。
(二)作用分析的一般公式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 地体现了 (主要内容) ,表达了(思想情感) 。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1、比喻
定义: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种类: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使抽象化为具体,将无形化为有形;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明白;便于感情的表达。
二、答题格式
1、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 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感情。
赏析句子——课内例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赏析句子——课外例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说出去的话”比作“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使抽像的道理变得具体形像,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
定义: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状态和语言。
作用: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便于感情的抒发。
3、反复
定义: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
作用: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段分层。
答题格式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强烈表达了……之情。
赏析句子——课内例
盼望着、盼望 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运用了反复的修辞 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