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弊端,隋炀帝为什么受到普遍批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2 00:29:22

隋文帝(画像)

公元580年,父亲杨坚挟8岁的静帝掌握朝中形势,铲除宇文家族等一一切外敌后,逼其禅让退位,建立隋朝,称“隋文帝”。

年幼的杨广不费吹灰之力,从贵族子弟变成皇家成员,坐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但是,他却因为庶子的身份,只能止步于此

眺望着只差一步之遥便可得到的皇位,杨广怎能善罢甘休。不过,与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强悍行事不同,他采用了怀柔方式。

隋炀帝的弊端,隋炀帝为什么受到普遍批评(5)

玄武门之变

一面,杨广韬光养晦,以统帅的身份参战文帝的征伐行动,平定南朝陈,取得军功与军心,还在父母面前装孝顺与老实,赢得贤良之名。可以说,当时仅是王爷的他,无论是民间,还是朝臣中,都有极高的声望

不过,杨广在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却是机关算尽。

隋炀帝的弊端,隋炀帝为什么受到普遍批评(6)

隋文帝(画像)

那时被立为皇太子的杨勇,好学有文采,为人宽厚,但做事轻率,而且生活奢靡,常常惹得文帝夫妇对其不满。而他则趁机恶意中伤大哥哥,还收买宰相杨素,散布杨勇求神占卜、想要文帝早死的谎言。

一来二去之下,杨勇被废,而杨广则名正言顺地接过太子之位。四年后,隋文帝杨坚驾崩,他如愿以偿地称帝为王,号令天下。

隋炀帝的弊端,隋炀帝为什么受到普遍批评(7)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世人对杨广是否“弑父继位”一事而争论不休,甚至有传言称他与杨素密谋,尽早灭掉父亲杨坚。但模棱两可的史料记载,令人无从考证,只能当做一种猜测。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世民的“大逆不道”被世人美化成“贞观之治”的必经之路,而杨广为登上皇位不择手段,却被强化为隋朝因此短命而亡的原因。

隋炀帝的弊端,隋炀帝为什么受到普遍批评(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