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奸臣当道
唐玄宗纵情放荡,不务朝政,朝中自然滋生了许多奸臣小人。先是“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他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3、权力失衡,难以驾驭
唐玄宗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过大,甚至到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还有其兵甲,更有其财赋”的程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这与诸侯割据有何区别,唐朝中央皇权就成了摆设,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
754年,安禄山奉命入长安,玄宗由是更信任安禄山《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上尝谓力士:“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
最终,安史之乱爆发,而且持续了八年之久。虽然这场战争最后是以唐王朝的胜利,安史叛军的失败而结束,但此时的唐王朝已不堪重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辉煌,最终由盛转衰,走向了灭亡。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的人口一度从原来的5300多万,锐减到了1700多万。八年战乱,黎民百姓死伤过半,安禄山手下的许多胡人士兵,喜好*戮,无恶不作,*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许多对方都被屠戮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