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忆是什么意思,带辞字的古风名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3 17:54:36

《词品》卷一:沈约六忆辞:

其一云:"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离别,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其二云:"忆坐时,黯黯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笑时应莫比,嗔时更可怜。"

其三云:"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逸其三首。

沈约《六忆辞》只有四首,即来、坐、食、眠。《词品》录其三首,即来、坐、眠。其他文献记载中其三是食词,其四为眠词。

其三"忆食时,临盘动容色。欲坐复羞坐,欲食复羞食。含哺如不饥,擎瓯似无力"

辞忆是什么意思,带辞字的古风名字(1)

六忆辞忆坐时

阶墀(chí):台阶。

勤勤:殷勤,这里有诉说不尽的意思。

慊慊(qiǎnqiǎn):心中不满足的样子。

嗔(chèn):愤怒,生气。

罗:罗衣,用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从司空见惯最为普通每日生活中的场景,抒发由情爱所润泽而永不退色的炫丽光环。诗人是审美者,能够捕捉美,表现美,创造美。诗化生活,意造情感的心灵涟漪。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并进一步解释为理念一般而言就是理想,是心灵和心灵的寄托,把理想(心灵)用艺术的手法展现在人们眼前,即主观意识对客观事实或客观现象的表达或揭示。沈约六忆辞就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首先写门外等待她、迎接她的情景及见面后诉说不尽的离别相思。她从台阶上走来的时候,光艳照人。"勤勤叙离别,慊慊道相思",相思就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相思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那么相爱者之间的凝视,既是是"相看常不足",也是"相看两不厌(李白•敬亭山)"。"相见乃忘饥"化用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清秀的颜色能使人忘掉饥饿,秀色可餐后来专指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当离情倾诉已毕,心情初定。这对情人又回到旧日曾经过惯的旖旎生活中去。罗帐前坐着的她,拨弦奏曲,曼声低唱,秀外慧中,具有动人的气韵。女子的笑容,仿佛锦缎上的鲜花、仿佛鲜花上晶莹的露珠,使其美更添几分妩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使诗人留连吟唱。恋人间的笑,是幸福、满足、欢快、和谐与健康。

有人说美人生气时更具美态,影视剧中也常见男孩故意逗女子发怒的情景。"嗔时更可怜"写的就是这种状况,或许是诗人的故意,或许恋爱中真有气恼。但诗人摄取的一笑一嗔,一位活泼、美丽、聪慧的女子呼之欲出。

对食时、眠时的追忆,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情状的复现。沈约生活于南朝,那时期如王谢大家族的女子,审美趋向是以绰约娇弱。欲坐羞坐,欲食羞食;擎瓯就枕,文静委婉。浸润渗透出一种氤氲温馨、一种馥郁香醇。西方古谚说:真正的美人是睡时也美的美人。"人眠强未眠" 审美标准与西方有异曲同工之效。

辞忆是什么意思,带辞字的古风名字(2)

唐白虎美人春睡图

诗人采用联章体的形式柔声细语,又充满温情的追忆,将记忆中的琐碎片断串联成一组流注灵气的有机整体,仿佛一串璀灿的珍珠项链熠熠发光,使被思念者的形象历历如在目前。也有"只道当时是常情"(纳兰容若)之感。

沈约为竟陵八友的主要成员,曾主张诗文创要做到"文章当以三易",即"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诵读,三也(《颜氏家训》)。"《六忆辞》诗正是实践这种理论的产物。为情而情,直接表达出诗人情爱生活中的真切感受与印象,活色天香,在平凡的"来、坐、食、眠"生活细节中流动着诗情画意。个性和情感的张扬、自我情欲的释放,同浅易流畅的表达融合一体。既不借助于取典用事的艰深曲折,也不借助于金玉锦绣的辞藻铺排,吐言天拔,出于自然。与齐梁体或典正板质,或雕缋浮华的诗风截然不同。诗中"灼灼"、"勤勤"、"慊慊"、"点点"等叠字的运用,以及"欲坐复羞坐"、"欲食复羞食"等连珠句式的安排,使行文的音韵有珠落玉盘的妙响。这些表现手法脱胎于民歌吴歌、西曲。

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刘宋建威将军沈林子之孙、刘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少时孤贫,笃志好学。从政于南朝刘宋朝廷。

作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yóng:大,大头)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创作诗文,避免八病,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宋书》入二十四史。

到了隋朝,炀帝作《夜饮朝眠曲》,《词品》有载:

其一云:"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御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沉水未成灰。"

其二云:"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林中乌,除却司晨鸟。"

二词风致婉丽。

我认为这是炀帝对沈约《六忆辞》的补充或者续写。《六忆辞》题六实四,即来、坐、食、眠,炀帝又写了睡和起。那么问题是眠和睡是否有区别,或者说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区别?关于睡觉这件事,古人的说法可多了:有睡、眠、暝、寝、寐、卧。

辞忆是什么意思,带辞字的古风名字(3)

辞忆是什么意思,带辞字的古风名字(4)

辞忆是什么意思,带辞字的古风名字(5)

睡:坐着闭目小寐

眠:偃卧

瞑:眼睛看不清或闭着

寝:横卧

寐:睡觉的统称,有瞌睡的意思

卧:趴着睡觉

看着貌似有区别,查阅深受大唐文化影响的日文,看看有没有区别:

寝る(ねる)相当于汉语的"睡觉",即躺着的状态,不一定真的睡着。是强调一个"睡觉"的动作。

眠る(ねむる)相当于汉语的"睡着",也就是进入了睡眠状态。是强调一个"睡着"的状态(无意识)。

这样看来眠与睡还是有区别的。那么六忆顺序就应该是:来、坐、食、睡、眠、起。

郑振铎评价:"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观其《夜饮朝眠曲》,《花间集》中能出其右者有几人。

随着炀帝被弑,诗词进入了唐朝,于是从他的作品里走出了两拨人,一拨诗人,一拨词人,形成了大唐的两座文化高峰。关于炀帝的诗词,我会用专门篇章来论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