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五首全文,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原文及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02:00:08

归园田居五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第一首,谓自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三十年”当为“十三年”之误倒,此传刻之误)自太元十八年癸巳(393 年)二十九岁之“起为江州祭酒”,至义熙元年乙巳(405 年)四十一岁之彭泽令“自免去职,” 为十三个年头。

诗以自己之秉性说起,谓从小没有适应世俗气韵的秉性,而只喜爱山林水泽之风光。韵,个人的气质、风度。俗韵,世俗间风气习惯。羁鸟,池鱼, 为比兴。前六句描述归园田的原因与心情。

“开荒”至“堂前”六句,描述园田之境况。当时境况还胜于一般农家。守拙,守朴,保持质朴的本性,此为本诗之眼。

“暧暧”至“返自然”八句,描述园田的寂静,安闲而纯朴。暧暧(ài),阳光明媚。依依,炊烟袅袅。此二句为视觉园田之景,狗吠、鸡鸣,为听觉墟里之静,以声托静,诗境甚妙。无尘杂,有余闲,心境实况。末二句, 描述跳出樊笼,返回自然本真的内心喜悦。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此第二首,叙述穷巷避人之慨。首二句为本诗之眼,罕人事,寡轮鞅, 无达官贵人可知。轮,车轮;鞅,马络头,均以局部代整体,谓车马。荆扉, 以柴荆为门。绝尘想,才是本质的避人之实。尘杂之想,正是物欲名利之望。

“时复”以下四句,只与农民披草莱而来往。披草,谓来往之道路狭小而荒芜,需披草而行。相见言谈,“但道桑麻长。”麻,五谷之一。刘禹锡之“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今陶渊明之“虚室”,则是“谈笑无鸿儒,往来有白丁。”

“桑麻”以下四句,言自己耕作之状况。“我土日以广,”谓新劈耕地,逐日而广。霰(xian),雪珠。霜雪过早,作物歉收,故曰“常恐”。此正农民的心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此第三首,描述耕耘劳作之艰辛。

此以种豆中耕除草来说,抓住耕耘种植之典型,非亲历者不能道。夏日杂草疯长,豆苗依稀弱小,而中耕除草,必须清晨为之,让其烈日烤晒。故曰“晨兴”往而“带月”归。农民之辛劳在此。

本诗犹一首五律,远胜唐李绅之《悯农》。盖“自农”比“悯农”更切。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此第四首,直抒人生似幻,暗寓保真之要。

久去,久离,犹久违。浪莽,亦作浪漭,宽阔疏略。披荆,拨开荆棘杂草。荒墟,已经荒芜的村落。丘陇,坟墓。依依,依稀可见。前八句,描述山泽之所见,前人村落已成废墟,隐含魏晋以来战争频仍,人民流离。

“借问”以下八句,正是承上而述,又承上而思。前四句与樵者问答, 后四句引古语而思。“一世异朝市”为古语,王充《论衡•宣汉篇》“且孔子所谓一世,三十年也。”异朝市,朝市变为废墟。异,作动词,又含状语。

结尾二句,“人生似幻化”,从“似”推知“终当”,此为思之所及。幻化,《列子•周穆王篇》:“知幻化不异生死。”幻化即生死,死去即空无。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此第五首,描述山泽之美和贫交之乐。

策,扶杖。曲,僻静处。榛曲,荆棘荒僻之处。漉(lu)酒,以布沥酒去糟。近局,近邻。《广雅疏证》:“《尔雅》曰:‘局,近也。’”

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前首悲死者,此首念生者,以死者不复还,而生者可共乐也。故耕种而还,濯足才罢,即以斗酒只鸡,招客为长夜饮也。”

《归园田园居五首》当作于安帝义熙二年丙午(406 年)四十二岁,即彭泽辞归之次年春夏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