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是晚唐诗人吗,骆宾王是晚唐还是初唐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05:02:02

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唐初四杰”,是四杰中诗作最多的。

骆宾王诗歌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传世。

骆宾王是晚唐诗人吗,骆宾王是晚唐还是初唐的(1)

江南神童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骆宾王诞生在乌伤城外的骆家塘小村子里。骆姓是古乌伤望族,早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就出过骆俊、骆统等著名人物。骆宾王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饱学之士。他们望子成龙,为了使期望成为现实,祖父对骆宾王的教育非常用心。教他朗读简易诗文、吟句联文。

转眼到了七岁,一天,祖父的一位朋友远道来访。席间,祖父谈起教孙读书的乐趣,就把宾王在吟诗习文方面的灵悟表现,情不自禁地一一道出。饭罢,祖父带宾王陪客人外出漫步。当他们走过村边的一口池塘时,看见一群白鹅正在塘中戏水。客人心里一动,就把小宾王拉到身边,附耳对他说:“你能把白鹅戏水的情景做成一首诗吗?”宾王听罢,向塘中凝视片刻,略一思索,用清脆的童音大声念道: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是晚唐诗人吗,骆宾王是晚唐还是初唐的(2)

咏鹅

短短18个字,把一群白鹅戏水的神态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是那么生动,意境是那么清丽。客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把把宾王抱在怀里,激动地说:“你真是一位神童!”

骆宾王七岁咏鹅的故事,迅速传遍遐迩,为此,他博得了江南神童的美誉。

之后,骆宾王的父亲为了给儿子实施严格的系统教育,一方面他亲自督导,让宾王继续承接家学的传统。另一方面,他又把宾王送进博昌县学馆,接受齐鲁学风的熏陶。同时还让儿子多方接触当地的学界名流,使他在广泛的交流切磋中,提高和深化自己的学识。

通过在博昌的多年苦读,骆宾王已经从一个江南神童,成长为一名齐鲁才子。他不仅学识渊

博,而且赋诗作文,得到当地学人的交口称赞。

仕途艰难

骆宾王童年时代虽有神童的美誉,但家中的光景不好,日子过得很苦,在他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他因为少有才名,被道王李元庆招为府属,李元庆当时为滑州 刺史,后历任徐、沁、卫三州刺史,道王府中官吏众多,骆宾王在这里并没有受到重视,只是白白耗费三年的光阴。后来朝廷诏令各地举荐人才,李元庆先让他自己 陈述自己的才能,然后启表上奏。这本来是他上进的一个极好机遇。可是他却给李元庆上了一道《自叙状》,说自己才疏学浅不值得吹嘘卖弄。骆宾王的这一行动大 大出乎李元庆意料之外。

这种恃才傲物的文人作风,在官场上是很难立足的,不久骆宾王就离开了李元庆,到30岁的时候还是个平民百姓。 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齐州各界推荐骆宾王写了一篇《请陪封禅表》,表文给李治的“封禅”典礼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话,但它却起了作 用,以后骆宾王就被擢为奉礼郎了。虽然奉礼郎是个小小的闲职官,他还是做不长。咸亨元年(670年),他因故被谪贬,从军西域。过了两三年,才从塞外返回,又到四川去从军,为洮州道大总管李义掌管书檄。

离开四川以后,骆宾王作了武功县主簿。上元三年(676年),裴行俭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聘骆宾王为掌*,骆宾王以母亲年老推辞。就在同一年又调任明堂县主簿,写下当时以为绝唱的代表作--长篇歌行《帝京篇》。不久母亲去世,骆宾王 住在长安郊外洲浐河之滨为母服丧。服丧期过后,补长安县主簿。仪凤三年(678年),迁侍御史。这是骆宾王一生中当的最大官。不过好景不长,在这年冬天, 有人诬陷他“坐赃”而被捕下狱了。在狱中,他苦恼不已,又是做诗,又是写赋,借以自解,在坐牢诗中有一首《在狱中咏蝉》写道: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托物寄兴,感慨万千,表达出了他一片沉痛的心情。

过了一年后,因为改元,骆宾王被赦免出狱,他写下长达1200余字的长篇歌行--《畴昔篇》,讲述自己游历和坎坷的遭遇,对前半生做了一个总结。他认识 到,自己的大半生努力,只落得“丈夫坎坷多愁疾,契阔迍邅尽今日”。他也改变了热烈追求功名的愿望,“年来岁去成销铄,怀抱心期渐寥落”。所以,出狱后, 尽管他当上临海县丞,但他情绪低落,不久,辞官归隐。

反叛之路

嗣圣元年(684年),才子骆宾王遇到了自眉州刺史贬为柳州司马的徐敬业。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元勋徐懋功(又称李勣,徐世勣,隋唐演义里著名的瓦岗军师)的孙子,少年时代就跟随徐懋功征战。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恰逢当时李治死去,武则天临朝称制;打压旧臣,重用武氏的亲信。这就引起了一批大臣的不满。武则天用转手用更加残酷的手段进行镇压,终于在次年爆发了一场武装冲突。

生死成迷

684年(嗣圣元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骆宾王为徐敬业写好了这篇文檄之后,内心的愤怒和对于武则天这种行为的厌恶全都表达了出来,许多人都被这篇文章所煽动,一时之间徐敬业的起义军就集结到了十万的人数,这篇文檄应该来说起到了很大的号召作用,但是起义军并没有因为集结了十几万的人马就把武则天给打败了,相反武则天的军队大败起义军,骆宾王、徐敬业这些带头的人也连夜出逃。

骆宾王和徐敬业逃到了润州,原本打算连夜坐船走水路逃到高丽去,但是世事难料,在徐敬业的队伍里,他的部下王那相就带头反对徐敬业,徐敬业等人二十五个人就被王那相给砍了脑袋。然而对于骆宾王的结局,史书上却有许多的争议。《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记载骆宾王也被*了,而《新唐书》中却说骆宾王是逃跑了,所以骆宾王的结局也成为了迷案。

骆宾王是晚唐诗人吗,骆宾王是晚唐还是初唐的(3)

诗歌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一生著作颇丰,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有唐一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

在初唐四杰中,骆宾王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代表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还有《畴昔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嵚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七言歌行这种诗体。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盛唐的李颀、王维、高适,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谷、韦庄,及至清代吴伟业等人的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骆宾王的五言律诗也有不少佳作。例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骆宾王的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从齐梁文学走向盛唐文学的发展脉络中,骆宾王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过渡人物。骆宾王一生处于理想与现实、怀才与不遇的矛盾冲突中,造成了他耿介正直的性格和汲汲进取人生态度,他的诗文中贯注着饱满的激情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是其作品“刚健”“风骨”的精神气格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

从文学内容角度看,骆宾王的咏物诗强调兴寄,抒发自我,强调所咏之物的精神气格,摆脱了齐梁咏物文字游戏式的写作范式。他曾久戍边城,其边塞诗生动描写西域的景象和亲身经历,抒写初唐士人的进取豪情,突破了南朝诗人“缘题设境”式的写法和低沉消极的格调,深刻影响了盛唐诗人的创作。从文学形式上看,骆宾王的歌行体诗歌也具备重大的开拓意义,或通过抒发兴衰之感,或通过抒发为弱女子打抱不平的侠气,改造传统的帝京、艳情题材的写法,呈现出阔大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骈文

骆宾王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便是代表这样的作品。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骆宾王的书启文感情真挚、精练简省,一反齐梁骈文感情空洞、用典繁缛的弊病,是对庾信文风的充分继承和有益的改造。

历史评价

欧阳修: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计有功《唐诗纪事》:世称“王杨卢骆”,杨盈川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宾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人号为“算博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