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答之的之的含义,具答之的之怎样解释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08:48:36

对不少同学来说,文言文是心中永远的痛!而其中的虚词更是王者中的王者。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其背后却能隐藏很多用法及含义。今天一起来看一下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具答之的之的含义,具答之的之怎样解释(1)

0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3)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0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04、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总结下来:顺口溜是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

孙永华老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师、中考语文考点解析教师 、【高分作文】实践导师。从教18年来,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并一直奋战在一线讲台,曾多次参与中考阅卷,始终如一的致力于中考语文考点的研究与解析,对教材和考纲有清晰的把握。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针对性强的中考语文考点教学体系。4*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