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放学别走》中的一个片段。
我唯一关注的是叫乔麦的高三女学生。
在高考来临之前,她还是成绩优异的学霸。
但为了不再被同学要挟欺负,她站在天台上勇敢地说出了自己作弊的事情,那天之后,她成为了舆论暴力的中心。
在坦白了事实后,一节课上老师点名乔麦上台解题,老师的一句又一句侮辱与否定质疑的话语让乔麦情绪崩溃了,她在教室爆发后冲出教室,手击碎了窗户。
一个简短的角色故事,道出了所有学子们内心几乎要爆发的压力,更是表现了学生、老师和家长这三个角色环环相扣的联系。
校园暴力是粉碎心理健康的“屠刀”人生来平凡,没有哪一个小孩一出生就是恶魔。
乔麦作弊买试卷的事情被男同学发现后,男同学以此为要挟,要求乔麦帮他洗衣服,并且对乔麦长期*扰,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
在听说乔麦班主任让他们去天台喊话侯,男同学准备了一份稿子威胁乔麦到时候照着稿子念,打算让乔麦在众人面前出丑。
忍无可忍的乔麦终于不想再妥协了,在天台上喊出了我一直以来的成绩都是靠作弊得来的。
走廊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你看,成绩都是作弊得来的”
“你看,自己不知道几斤几两”
“脑子不好使,靠旁门左道就能行吗”
老师的最后一句话终于成为了点燃乔麦心中怒火的导火索,乔麦发疯了一样砸粉笔,推桌子,破门而出,最终砸碎了窗户,手上流满了鲜血。
乔麦倒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人是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的,流言蜚语、嘲笑、谩骂是会压死人的,雪花一片片看似纯洁,可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作为人民教师,不仅没有开导坦白错误的乔麦,反而是和学生们一样冷嘲热讽,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我初中时也分重点班和普通班,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歧视学生的做法,尽管这确实是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好办法,但在重点班里学习好的会越来越好,而在普通班则是差生和差生交流,时常还有老师们在普通班说出的话语,“你们就是再怎么努力学也没重点班的同学有天赋”,最终导致的只是学生们的两极分化。
暗示的力量用错了就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过:“大脑是可以被语言改变的,它会一直不停地因为外界的需求而改变神经的分配”
乔麦的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对乔麦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再完美的人,不可能永远都是第一,没有不败的神话。
在母亲的压力下,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待,为了不被同学和老师们在背后指指点点,作为教师女儿的乔麦才会选择作弊这条道路,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身份,乔麦又怎么会选择这种方式来保住自己的成绩呢?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
比如,把“别紧张,别有压力”换成“放轻松,慢慢来”
“别老是看电视”换成“看电视不要看太久,往后站一点,看完出去走走,回来再认真学习”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盖棺定论的话。
“你总是……”“你老是这样……”“你真的是……”
作为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就事论事,不要动辄就攻击人格。
千万要避免类似灾难句型“你怎么蠢得跟猪一样”“没见过像你们班这么差的”“你是我带过的最难带的学生”
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回答:
不论是学习还是学做人,对孩子我们要耐得住性子,千万不要抢跑,因为欲速则不达
每个学生孩子都有心理极限,怎样去保持学生孩子的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远比学习重要。
最后,祝2022年所有初三和高三学子们,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