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五年级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五年级600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20:23:41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原来他身上也不是只有残暴、奸诈,他宽广的胸襟、超常的胆识和乐观的心态却是更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二、做人不能狂妄、懂得谨言慎行才能走得更远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祸从口出”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都在警示我们做人要慎言,更要慎行,可因管不住自己的嘴,给自己惹来麻烦事端的人依然比比皆是,三国中也有不少例子。

担任曹操主簿的杨修,是三国时期魏国极负盛名的文人,可因为太过自以为是,不仅参与皇室之争,还妄加揣测曹操的心意,口无遮拦把能看破曹操的心思当展示自己的聪明的机会,当众说出来,最后被曹操所*。

另一个同样因为不懂谨言慎行而丢了小命的是破有名气的北海太守孔融,(他就是孔融让梨孔融,他谦让的优良品质家喻户晓,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榜样,但他的结局却让人唏嘘)。

三国演义五年级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五年级600(5)

孔融对对曹操的行事风格一向不认可,也自持清高自傲,经常指桑骂槐,讽刺曹操教子无方,对曹操下达的禁酒的命令也是直言反对,最后导致曹操找了一个不孝的名头,将其处死,还连累全家被斩*。

不管是杨修还是孔融,他们的能力智慧都非常人,本应有一番作为,却因不懂得收敛自己,谨言慎行,最后落得悲剧收场,让人叹息。

三、隐忍不是懦弱,懂得藏拙才是真正的智者

三国演义五年级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五年级600(6)

三国中最大的赢家非司马懿莫属,都说曹操、刘备、孙权辛苦打拼一辈子,最后为司马家做了嫁衣。

司马懿论人品没有刘备得人心,论谋略没有曹操*伐决断;论根基没有孙权占据江东的地理优势;智谋更不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之上,但司马懿却给后代创造了一统三国的机会,他胜在懂得隐忍。

曹睿称帝后,身为骠骑大将军的司马懿,面对曹睿遂听从了谗言削其兵权,让司马懿父子三人回家乡修养,他能忍;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他羞辱他胆小懦弱不敢出战,他也能忍;曹爽忌惮司马懿势力太大,奏请魏主曹芳明升太傅,实削他兵权,他一样能忍,甚至装聋扮傻,以求自保并寻求反击机会。

在常人看来,司马懿过于懦弱,是能力不足的表现,他面对不公平待遇时不敢反抗,面对诸葛亮的羞辱,不敢出战,其实他懂得审时度势,在时机未成熟时,懂的隐忍、避其锋芒,韬光养晦,这才是更大的智慧。

论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匹敌时,不防先强大自己,而不是锋芒毕露的争一时之胜负。

曾国藩说:”好胜人者,必无胜人之处;能胜人,自不居胜。”做人,在一些场合,要学会审时度势的收敛住光芒。让别人感到舒服的同时,也让自己积攒了口碑人缘。

心怀珠玉,不露锋芒,这是更大的智慧。

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

每个人都有情绪,可是我们应对情绪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三国演义五年级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五年级600(7)

小霸王孙策,是三国的少年英雄,父亲孙坚早亡,年仅16岁的他,仅靠父亲留下的的一千多部将,稳住了局面,在短短的十年里,把江东治理得是兵精粮足,独霸一方。可英勇善战,胆识过人的孙策却英年早逝。

在被许贡家客袭击,身受重伤时,医者令其静养一百日,可孙策却因听闻曹操谋士郭嘉说其“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而大怒,誓要举兵攻打许都;后又因道士于吉为百姓散施符水被百姓跪拜,孙策认为此人妖言惑众,更是盛怒之下将于吉斩*。两次的动怒,导致孙策急火攻心,疮口迸裂,最后不治身亡。

反观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在面对一个个强劲的对手时,他总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隐忍不发。一个毫无根基的商贩,颠沛流离,召集各方英勇之士,最后终成霸业。

三国演义五年级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五年级600(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