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丧命,项羽为什么要自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6 00:02:56

项羽败亡的起因,不是因为有勇无谋,不是因为烹人埋人,更不是因为虞姬,而是因为个人能力太强!

项羽为什么丧命,项羽为什么要自尽(1)

项羽(何润东饰)

01

先看看硬素质:

刘邦是一介布衣,反秦起兵时46岁,起兵前的最高社会职位是亭长(类似现在的乡长),好色贪财,多有无赖地痞行为,与项羽的交锋中,几乎没有赢过。

项羽为楚国将门之后,24岁起兵反秦,比刘邦大概年轻24岁,熟读兵书,力能扛鼎,还有叔父项梁和亚父范增的指导,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再看看软素质

刘邦的口头禅,“为之奈何”,就是“元芳,你怎么看”的意思。刘邦并不是什么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他和人交流基本都是“骂曰”。

彭城之战中,刘邦为了逃生,让马车跑得快点,三番五次将亲生子女踹下马车。虎毒不食子,每次看到这个梗,都不寒而栗,这人品真是没谁了!

再说说他对志同道合的战友,曾赐韩信“三不死”: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不*。结果呢,韩信就被用麻袋蒙装,掉了起来,一群婢女用竹竿把他打死了。

项羽,基本只一个“怒”字,凡事都是“项王大怒”!与刘邦相比,项羽少了一个“为之奈何”,他刚愎自用,很少听别人的意见。

韩生讽刺项羽不纳人言,犹如“沐猴而冠”,结果被“烹”了!就是把人给活煮了!项羽攻下襄城的时候,实施了屠城,活埋了20万秦军!这也是项羽最为后人诟病的。

攻下咸阳,一把火烧了宫殿,烧*抢掠把城里糟蹋的不成样子了,然后对部下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这就是Famous“锦衣夜行”的来历。项羽这虚荣心也是够够的。

听起来,项羽也非善辈,唯被世人传颂的就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英雄末路,告别虞姬与乌骓时的悲情和凄凉。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了东山再起,命丧乌江。

02

凭什么是刘邦夺取天下!

看起来刘邦和项羽都挺“渣”的,刘邦粗俗无情无义,项羽暴戾乖张涂炭生灵。但项羽的先天条件那么好,刘邦为什么可以逆袭,成就一番大业?刘邦曾说过:“吾可得天下,得力于三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能取天下者也。”对,就是传说中的“汉初三杰”,基本上是当时最精英最豪华的团队!

刘邦贵在自知,所以依靠团队,知人善任,这是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当然,刘邦还有更多可取之处,比如他有魄力有担当,有人脉圈。

早年刘邦带着一伙人去骊山服徭役,耽误工期,这是死罪。刘邦对大家说,咱们违背了大秦律令,,你们都走吧,走得越远越好,天塌下来我一个人挡,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其他人当然都留下李一起反秦,誓同生死共荣辱!

再看看刘邦的朋友圈,如樊哙、萧何、夏侯婴、曹参,都是老乡,酒肉朋友。他广结人缘,用人唯贤不唯亲,对于从项羽阵营投奔过去的人,不计前嫌,一律待以平等地位。他也善于授权,军国大事放心交给肱骨大臣去办,并且赏罚分明。

再看看项羽,他的失败,几乎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他身边从来都是猪队友。

项伯,胳膊肘往外拐的脑残,两军交战前夜,私会张良,泄露军机。傻傻的以为和刘邦做什么儿女亲家,鸿门宴上还誓死保卫刘邦,在后来的封分中,收取贿赂,为刘邦争取到汉中封地,实为一号猪队友;

再说说,号称多奇谋的范增,王安石有诗云:“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意思就是讽刺范增不如13岁的毛孩儿。看看他办的好事,建议项羽立义帝,拥立流放的楚怀王孙子放羊娃熊心当了怀王,后来又发现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个楚怀王处处掣肘自己,后来干脆派人把他谋*了。这下好了,天赐良机,刘邦趁机号令天下,诛*逆贼,举起了正义的政治大旗。再后来范增也被陈平略施离间计,让项羽给赶跑了。

还有一大帮干将,离开项羽投奔了刘邦,韩信、陈平、黥布等等。于是项羽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03

个人能力不强的刘邦,也只能依靠团队,他敢挑大梁,知人善任,从善如流,纵然千般不是,但他会听、会说、会赏罚。自己就是无为之水,只是用来调和的,但却包容得了酸甜苦辣咸。于是各路文臣武将都汇集到他的旗下。

个人能力超强的项羽,却孤芳自赏,迷信武力,他只相信自己,没有军师团,他可以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却不能笼络人心,不能凝聚团队。他有将帅之才,但绝无君主之范,可以当个出色的二把手,但绝对不是一把手。

因此,出身将门的项羽败给了出身市井的流氓痞子刘邦。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战胜贵族的战争。“春秋无义战”,“楚河汉界”也很难说谁更正义一些。有时候并不是正义就能胜利,就像人品好未必能成功一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