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难调”是句老话了。一个人的口味和他的性格一样,是很难改变的。各人的口味各有不同。
可有一种果子,无论是男女老少都不会拒绝,饭前茶后总喜欢嚼上几颗,从同一种味道中品出不同的味蕾记忆来。
这种小果子,就是橄榄。
青榄子在我们家乡不算很常见,我们称之为黄榄。不知这是否和接触榄子的时间有关,对大多数人来说,吃到的榄子都是腌制好的,颜色褐黄,称为“黄榄”也就顺理成章了。
实际上,未腌制过的生榄子的颜色是青色的,并且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青的颜色,所以青榄子又称为“青果”。
生吃青榄,初吃时味酸涩,久嚼后,清香甘甜,余味无穷。这种先苦后甜的特殊韵味,与余甘果差不多。
小时候能去摘橄榄的机会不多,所以对橄榄树的印象也比较模糊。记忆中橄榄树长得十分高大,给小孩们一种参天大树的感觉,在众多的果树中,似乎只有万寿果树和山枣树能与其一比高低。
所以,摘果子就变成了打果子,人们用长长的竹竿用力敲打树枝,果子就会像冰雹一样从高空中砸下来。
小孩的任务就是把散落树下的果子捡起来。掉下来的果子刚与果柄分离,会分泌出黏稠的汁液,如胶水般粘在手上,风干后便迅速变黑,很难洗干净。一般我们都是在黏液未干时就和一把泥土搓一下,然后用橄榄树的叶子擦一擦,就干净了。
青榄的加工方法很多,我们家乡主要是用盐腌制成咸榄,便于长期存放,平时嚼上几个,还有消肿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通常,我们嚼完了橄榄肉,剩下榄核也舍不得吐出来,一直含到没有味道了,还咬碎榄核,吸吮里面甘甘咸咸的味道。
如今,超市里卖的榄子品种繁多,甜的、辣的、酸的、咸的,什么味道都有,可我还是只认可咸青榄,怀念那种咸咸甘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