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雕匠说能在荆棘尖刺上雕刻出一只母猴,燕王便用三十里封地供养着他。郑国铁匠赶来指出雕匠的漏洞,导致卫国雕匠连夜逃跑。两人谁是谁非?韩非讲这个故事有何意义?
韩非子讲的《棘刺母猴》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将老子的“道”,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倡导专制主义理论,为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善于用寓言故事体宣扬他的思想主张,著有《韩非子》五十五篇,全书文笔犀利,推理透彻,内涵丰富,故事生动,《棘刺母猴》就是其中一个典故。
燕王用三十里封地供养一名雕匠燕王征巧术人,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燕国位于今天北京、河北、天津以及辽宁地区,因为偏安一隅,所以燕国在中原争霸时不是很给力。
但燕国派出荆轲,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于是大家对燕国顿时有了印象。
那时候燕国手工业非常发达,尤其在青铜、铁骑、陶器、骨器、皮革、兵器等方面颇有成效,燕王是一位手工艺品收藏专家,下令征召各种艺术珍品。
一个卫国人跑来对燕王说:“王,我能在荆棘刺尖上雕刻出一只母猴。”
燕王一听大喜,说如果你能在棘刺尖上雕出母猴,我就给你三十里封地。
卫国人暗喜,却说:“君王想看到这只母猴,半年内不能到后宫住宿,不能喝酒吃肉,然后挑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来欣赏我雕刻出来的母猴。”
半路*出郑国铁匠燕王相信了卫国人说的话,立刻用三十平方里的食邑供养他,然后坐等看他在棘刺尖上雕刻出的母猴。
燕王重赏卫国雕匠的事件迅速传开了,或许出于同行相忌,有位郑国铁匠跑来对燕王说:“我是一名铁匠,我不会雕刻,但我会做雕刻用的削刀,因此我知道一个道理——被雕刻的东西一定比削刀大,卫国人说他能在棘刺上雕刻出一只猴子,那么他使用的削刀一定比棘刺小。大王不妨看看他的削刀,是否真的小到足以在棘刺尖上雕刻东西的程度?”
燕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叫卫国人把削刀带去给他看。卫国人谎称回家取削刀,然后连夜逃跑了。
卫国雕匠是骗子吗棘刺母猴被望文生义为一种艰难的营生,或者是一个不合情理的欺骗行为。从直觉上判断,这个故事八成是假的。
1、我们且先不计较削刀的大小问题,以当时的雕刻技术而言,要在一根棘刺上雕刻一只母猴似乎不可能。
2、但是请大家注意:雕匠说的是“母猴”,如果没有“小猴”,何以证明是“母猴”?卫国雕匠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怎么敢自己增加难度?
3、当然,就算雕匠真把母猴雕刻出来了,那时候没有放大镜和显微镜,燕王用什么办法看到这只母猴?难道雕匠想演一出中国版《皇帝的新装》。
4、而且,如果燕王为棘刺母猴这个小玩意就赐给雕匠三十里封地,那他岂不是昏君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转换角度来思考:或许燕王是用一个类似“千金市马骨”的故事,来提振本国日益衰落的手工业也未可知。
小故事藏着大道理人们习惯性会认定雕匠是骗子,那么铁匠真是打假英雄吗?我看未必。
铁匠和雕刻匠虽然都是手艺人,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门类。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铁匠是干粗活,雕匠是干细活,两人未必了解对方的工作技艺。
铁匠指出削刀应该小于产品的逻辑并不成立,就像我们熟知的《核舟记》以及个人用印章,它们的雕刻工具往往大于作品本身。又如我们使用的毛笔,难道就写不出比笔头更小的字吗?
如果铁匠的逻辑成立,我们就不可能创造出纳米科技,因为我们看不清制造它们的工具。
至于雕匠为什么要逃?一则很可能他的确是在欺骗燕王;二则是他的作品没有完成,现在铁匠横生枝节,自己百口莫辩,除了逃命别无他法。
一派狐言:
其实韩非子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诫君王,治理国家不要仅仅去追求结果,也要关注施政过程,这样才不至于被下属蒙骗。
秦始皇只希望听到万里长城竣工的消息,他哪里知道长城底下埋藏了多少尸骨,就是这些忽略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的命运。
棘刺母猴是一个大与小,因与果,愚与智的较量,带有一定的逻辑性,非常具有学术讨论价值。
韩非通过棘刺母猴在警醒我们:认识一件事物是否成立,不要光偏听偏信一面之词,要是要从因果关系上去作逻辑性推理。而逻辑思维,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严重缺乏的智慧,使得中华民族在科研和创新领域长期滞后于社会发展。
林语堂先生认为:“在中国,逻辑从来也没有被发展成一种科学,所以他们也不仰仗逻辑,而是靠自己或许是更健全的庸见”。
中国文人士大夫把译经、《墨经》和《韩非子》这类书视为奇技淫巧束之高阁,从而埋头于史书典籍皓首穷经,让中华民族长期信奉教条主义和中庸之道。
棘刺母猴或许不能引起那些迷途君王的注意,但它却在浩如烟海的纲常伦理中闪现出一点逻辑之光,即便只是沧海一粟,也足以彰显出它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