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名句的诞生
子曰:“君子坦1荡荡2,小人长3戚戚4。”
——述而·七
完全读懂名句
1.坦:平坦。2.荡荡:宽广的样子。3.长:经常。4.戚戚:忧愁的样子。
君子循理而行,所以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患得患失,所以心里经常忧愁局促。
名句的故事
在周代的封建制度下,君子与小人原本是指一种身份阶级,君子是政治上在位的贵族,小人则是被统治的平民,这是世袭、天生决定且无法改变的。但是孔子把知识带到平民阶层,打破了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的状况,贵族与平民的界线逐渐模糊,于是君子与小人便从身份阶级转化成德行修养的境界。在人人皆可受教育的基础上,要当君子或小人,完全取决于自己。孔子在整部《论语》中多次讨论到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与“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大旨相同,都说明了二者在心境与所散发气质上的差异。君子的重心在公不在私,能超越一己之私,循正理而行,气质是安详舒泰的;反观小人,凡事计较一身之所欲,而外在事物有太多不能顺心,所以常陷于忧虑狭隘的心境。
历久弥新说名句
外在的名利地位再怎么显赫,往往比不上内心世界的平静充实,造成“长戚戚”与“坦荡荡”的区隔就在于人的修为。心胸开阔的人,不会把自己当成地球的中心,而能与人为善,《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荀子·不苟》也说:“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不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无须打压异己,也不必谄媚逢迎,而能发自内心欣赏他人。
“坦荡荡”的君子不但懂得欣赏别人,而且向善学习,不起嫉妒之心,宋朝的欧阳修曾说:“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宦者传论》)王安石也提到,君子希望天下人皆入善,所以不会“以不善而废其善”(《中述》)。而小人则反是,苏洵说:“君子有机以成其善,小人有机以成其恶。”(《衡论·远虑》)君子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成人之美,而小人所想的却是如何干坏事。不管是“外君子而内小人”还是“口有蜜而腹有剑”,他们并不快乐,因为心口不一,而且老是想着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无怪乎只能“长戚戚”。
若从现代心理卫生的观点来看,“君子坦荡荡”就是君子能自我悦纳、心情开朗,而“小人长戚戚”则是因为小人不能接纳自己,所以常常自苦、自危、自惭、自卑、自惑,以致自毁。悦纳自己是一种心理状态,与客观环境、外在条件并不完全相关。有些人生理上有缺陷,但很乐观,有些人五官端正、四肢健全,却不欢喜自己;有些人物质生活匮乏,但知足常乐,而有些人有钱有势,却不觉得快意。因此,要当小人或君子,完全系于一念之间,如同陶渊明体悟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因此决定倾听内心的声音,做了罢官的决定,就算是“草盛豆苗稀”,只要“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三》),便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