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不仅《论语》中有,在《中庸》中也被引用,可见它的意义非凡啊!
这句话好理解,也没什么歧义,今天讨论的内容是它背后的逻辑,也是一句话被说出来的原因!
下面翻译此句为:“君子坦坦荡荡,小人却是长久的在恐惧之中”!
可是为什么君子就会坦坦汤汤的活着,小人却不能呢?这是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否则上面的解释会背诵又有什么用呢?
君子通达事理,凡事依据道理而行,所以没什么可遮遮掩掩的,只要做了就是问心无愧的存在。当然了,君子也不是全能全知的人,也会有很多的漏洞,所以犯错误也是正常的,这里主要体现君子的心是正的,没有偏离道的轨迹的念头!
咱们试想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还会有什么忧惧?就算一件他喜欢的事情不能够被达成,那么他也是知道为什么达不成的,自然也会坦然,因为他知道无能为力,顺应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此智慧与心性的作用下,怎会不坦荡的活着?
下面说说为什么小人长戚戚,这个很有意思,也比君子坦荡荡更值得一说,因为不好的事情对一般人的教育意义才更大,也更为深刻!
小人与君子相对应,表达的是道理不通达的人,这个群体之中,也是有不同层次的。比如普通人就是最早期说的小人,因为古时候人得到读书的机会很少,多数人都是蒙昧无知的状态,整天只为了吃饱而流汗!
当然最低层次的小人就是我们当今说的人渣,甚至还有畜牲不如的代表,可是无论小人是哪个层次的,也免不了忧恐之情!
小人长戚戚的现状有值得同情的一部分,有可恨的一部分!前者是无能无力,后者是罪有应得,因为后者存心不良,背道而驰!
当然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也是相对来说的,君子既有其不知不明,那么也定有其忧恐之处,只不过与小人的忧恐之处不同而已!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君子相对于小人活的心里坦荡一些罢了。这也是无论佛家还是道家都向往的基本境界!
比如什么脱离苦海,斩断烦恼,六根清净,心如止水!这些词汇都是差不多的本质追求!
所以人要活的顺心,就要向君子之道学习,你越是通透就越是可以勘破烦恼,自然就会减少心里的无妄挂碍!
反观如今,都在给自己计划安排烦恼,所以你会发现,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到最后根本没有几个是满意自己的一生的,而且多数会达到肠子都悔青了的地步!可是就算再来一次他们也是同样的糊涂,这就是智慧不能传授而只能自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