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开篇,简述薛家母子在贾府内客居之事。薛宝钗的出现,使得黛玉感到不快,心中萌生醋意,而作者偏生在此引入宝黛之情感波折,反是更显两人之亲密关系。
原文:“其中因黛玉随同贾母一同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惯熟些。既惯熟,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地独自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地回转回来。”
这是宝黛的第一次写明的小吵小闹,从此本书就详细叙述起两人的“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脂砚斋说:八字定评,有趣。不独黛玉、宝玉二人,亦可为古今天下亲密人当头一喝。又批曰:八字为二玉一生文字之纲。
也就是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都围绕这八个字展开,而这八个字,也透彻地写出了天下有情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曹雪芹用这八个字,写出二玉之间的亲密无间,也是他们亲厚感情的真实写照,此后数十回,都围绕此八字来写。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去看偶感微恙的宝钗,后来黛玉也来,对于她的姿态,曹公一个“摇摇摆摆地进来”,细节之处画出林妹妹的“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娇弱形态,宝玉素来爱护妹妹,“忙起身让座”。黛玉进门一开口,就话中带刺,说自己来的不巧。
宝钗深知黛玉的脾气,已知这话锋奇怪,但不解到底何意,便一问究竟。黛玉的解释却更是奇怪:“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
黛玉虽有喜散不喜聚的癖性,但姊妹断无不聚之理,况姊妹一处玩耍,日日相见,独今天扯出这番歪理来。想是黛玉见独宝钗与宝玉一处所致。此时宝钗已经解意,而宝玉竟是个蠢物,并不将此放在心上。又提起一个话头,惹得黛玉又一番自嘲,宝玉急忙解释。也有另一种可能,宝玉听钗黛对话,已知黛玉之意,想岔开话题,黛玉却棋高一着,更给自己的歪理填了一重依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宝钗劝宝玉不要饮冷酒,黛玉只是“磕着瓜子儿,抿着嘴笑”,这并非是不赞同宝钗之言,而因这话平日即是黛玉说给宝玉听的,只是埋怨宝玉素日不听自己的劝解,来了个宝姐姐,反就就“听着有理”,唯命是从了,暗讽宝玉对不一样的人竟是不一样的态度。
之后黛玉之言矛头就直指宝钗宝玉两人了,“难为他费心”的“他”指的是薛宝钗,“哪里就冷死我了”中“我”指的是贾宝玉。后面的话——“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则是上述解释的印证。
好个颦儿!令读者不得不拍手叫绝!一件平常事物,也能引来浇自己的块垒。虽终究存的是小心思,局限于闺阁琐事,但这聪明劲儿已经让大部分读者喜爱地无是无不是了。更妙地是后文对答薛姨妈,却也能把话圆回来。好个颦儿!
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春囊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这次的争吵由一个物件引起,黛玉以为宝玉将自己给他的荷包拿去送人了,心下生气。一是黛玉为闺阁中的少女,本来就不应与外界的人有接触,这样的物件传递,已经是坏了规矩体统,加之黛玉素性孤高,更不愿外界的男子浊物拿去自己的东西.
二是偏生是贾宝玉做得此事,自己本是一片好心,费心费神为其制作荷包,却被他任意丢了去,岂有不寒心之理?本来是一场误会,是两人生活的一个小插曲,一个哭,一个劝,最终也释怀开来,似乎并无甚可大谈特谈之处,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此中映射了后文诸多事件。
一、就送物件来说,宝玉除了“送帕”表相思外,还送过黛玉一件别人的东西——北静王水溶的鹡鸰香念珠一串。有人就此猜想黛玉最终的婚姻与北静王有关,这样的猜想单凭此处为证,难免显得单薄,但转赠礼物的情节同样在袭人和蒋玉菡间发生过,不由得让人有所浮想。
二、因争吵而剪东西这并非是孤例。这次是香袋荷包,后文则是剪扇子穗子。再加上抄检大观园时从黛玉处发现的宝玉的物件,可见两人互赠之多,关系之密。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贾宝玉杜撰了一个典故,讲耗子精偷香芋,赞黛玉身上的香气。黛玉却不领这情,只道是宝玉编排自己。此回并非是哭哭啼啼的吵闹,反之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绘午后睡衣蒙蒙,两人情意绵绵,颇有太虚幻境空虚之感;行文至半,再言故事,填一份趣味,两者交叉,给读者以似梦非梦的感觉。
私以为这是两人最为亲密的一段情节,也是“温柔乡”的最巅峰之时。其中滋味在此无需多加评述,还请读者多读几遍,其中韵味愈加妙不可言。
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佳音》湘云到来,姊妹们皆忙互诉思念、互道平安,唯有宝玉一人来迟。黛玉多心便问打哪里来,实心眼的宝玉如实答打宝姐姐那里来。黛玉自是要讥讽一番,宝玉只回了:“只许和你玩,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就说这些闲话。”一句话,便恼了林妹妹。
此回仍是因宝钗而起,我们不难看出黛玉与宝玉的争吵,总是忌讳着“金玉良缘”之说,可以解释为黛玉是小家子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同时这样的忌讳也并非单纯的如此的肤浅。细细思索,它反映出的其实是黛玉对宝玉的不信任,更重要的是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担忧。
此时,宝玉心里未若黛玉般成熟,他存的心思是姊妹同情,就如他回转黛玉之时所言:“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姐妹,宝姐姐是两姨姐妹,论亲戚也比你远。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远你的呢?”显然是小孩子家的口气,却不懂黛玉的心思,总是说两人亲密要胜于宝钗,如此这般才让黛玉宽心,却并未影射到人生大事的心思。这倒也好理解,两人正值年少,自然不通这些心思,待到后文,自有吐露心肠之语。
宝玉略懂之后,虽然每次的争吵都会平息,但是一次次黛玉对宝玉的不信任,也是在一步步逼近宝玉的心理防线,宝玉掏心掏肺、发毒誓才可以。此处所言,将在下文印证。
虽是这样,两人的情比金坚经得住考验,未曾看到曹公所撰宝黛爱情的结局,但对两人爱情之美的享受已使读者难以自拔了。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帧语》唱戏的孩子扮相像林妹妹,大家都知道,却都深知黛玉的脾气,不提这事,湘云则向来豪爽直言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这便急的宝玉向她使眼色,这样来自是恼了湘云。晚间忙向湘云解释,却被指责偏心护着林妹妹,转向黛玉这边也是不领他的情,认为宝玉不让自己和湘云玩,最终宝玉“落了两处的贬谤”,再加上所新知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竟有所感悟,这是后话。
这一段争吵写的好不痛快,黛玉和湘云个个伶牙俐齿,怼得宝玉憋不出话来,叫人又好笑,又可怜,真真是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这一段争抢是宝黛争吵描写最紧张的一次,其实所谓两人间的争吵是单方向的,只是宝玉赔礼不迭罢了,宝玉实则为了黛玉,可以放下一切。
相较于常人,宝玉算得是天资聪颖,但在这些姊妹们面前却成了个拙人,一是因为十二钗个个非同寻常,某些才干甚至远超宝玉;二则是因为宝玉谦让姊妹们。
到此,宝黛两人的情感还是停留在姊妹亲情、友情,而后两人的言语行为中才多了一分爱情的因素在里面。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行文至此,这次的误会不同以往,竟是四重。
一、宝玉失口,说了一句《西厢记》中的“若与你多情小姐共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一句,可以说是对黛玉极不尊重了。
二、黛玉因受了取笑,作势要告宝玉,宝玉正当恳求,却另有事走开,并不知黛玉真心要去,此悬未结。
三、黛玉访怡红院,晴雯不知情,不给黛玉开门,黛玉错疑是宝玉的吩咐,又念及自己无依无靠之凄凉,“呜咽一声有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四、在怡红院中的人不是别个,正是有“金玉良缘”的薛宝钗!一重比一重误会更为严重,林妹妹怎能不悲?待看下回二人怎地收场。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哪需吩咐得如此清清楚楚,否则紫鹃怎会成了老太太派的丫头?不过是故意岔开、不理宝玉罢了。黛玉的作势不理,让读者会心一笑,而宝玉却还不知所为何事,只以为是昨天中午的公案,再不济就是自己昨晚未曾见妹妹才至此的,又令读者心焦。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拢红麝串》林妹妹一首《葬花吟》,宝玉听得痴倒,这场误会延续了三个章回才最终得以化解。
就如前文所说,宝玉这次是下毒誓才可以的,几句话也戳中了黛玉的软肋。两人同是没有亲兄弟亲姊妹的孤独人,自幼玩耍到大,本该是最亲密的才是。黛玉疑心宝玉与宝钗亲密,不理会自己,其实这样的心思何尝不反应了黛玉不信任宝玉,反觉得宝钗比宝玉强。这样的解释更说明了在宝玉眼中,黛玉是众姊妹无一能动摇的,宝钗在他眼中也只是姊妹看待,并不信什么“金玉良缘”的说法。
前嫌终于冰释,这场漫长的误会,逼迫出《葬花吟》这首好诗。这此的误会最深,和解耗时也最为漫长。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深情》这次的吵闹宝玉也是发了邪性,大闹砸玉,只因“好姻缘”三字。这次的砸玉是为了破“金玉良缘”之说。
此时两人年岁稍长,不同于儿时,已是存了心思要在一起的,许多话虽说不出口,两颗玲珑心却是各执一段痴情。黛玉对宝玉的不信任,尤其视宝钗为威胁。宝玉几番解释,都不能令黛玉释怀,唯有如此大闹才能大表决心。
此时二人的误会更是曲折难解。
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有了上次的教训,宝黛二人的关系又该如何发展?
金玉良缘的一案尚未完结,金麒麟又冒出来,黛玉毕竟是女子,不感到威胁是不可能的。她本想借此再激一激宝玉,一想前日教训,又自悔失言,还是宝玉宽慰叫黛玉放心,表明自己的忠诚。这话真真使使黛玉放了心,令被二人朦胧情感折磨已久的读者也放了心。此后两人再无争吵,黛玉也再不争风吃醋。初读此处时,恨不得两人就此相互表白。
虽说两人心心相通,依旧可惜这话并未叫黛玉听见,反叫袭人知晓。而袭人并非“红娘”,只想“如何处置,方可免此丑祸”,其实袭人所想就是封建家长所想,因为袭人就是封建礼教下丫鬟的成功教育典范。
红楼梦里的宝黛爱情着实令人着迷,但这部伟大的著作充分尊重故事的社会背景,因此未流入普通爱情小说的通病。就如“史太君破陈腐旧套”里所言,宝黛这样的身份,他们的爱情萌芽定会被扼*。所以两人情感被人发现其实是必然的。其实宝黛能够产生爱情萌芽,已经是特殊条件下——从小耳鬓厮磨、吃穿用度不愁、老太太的庇护——的特殊的产物了。
在这个章回之后,二人均已成熟,故事开始扩展更大的视角,二人的爱情故事不再是刻画的主要内容。
最后,是“慧紫鹃情辞试莽玉”,紫鹃与黛玉情同姐妹,帮忙试探虽非黛玉之意,却是忧心于黛玉的将来而实施的举措。黛玉寄居贾府,无父无母,自己的婚姻在老太太尚在时还能稍有保障,虽不一定是顺心的夫婿,但定不会亏待了黛玉。老太太年事已高,若无一个靠得住的人来主张,黛玉的前途就是一片黑暗了。此时能寻找的人唯有宝玉。试探的结果同以往一样,宝玉是横了心,紫鹃虽为此挨了骂又受累了几日,却让主仆二人均放下心来。
作者:纽蓓蕊,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