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善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而且人物最后的结局很多隐藏在前面的人物对话、故事情节或者诗词中,特别是诗词多成为人物结局的谶语,比如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十二支曲子,副钗香菱、又副钗晴雯和袭人的判词,都预示着众人的命运和悲剧结局。
在程高续书百二十回本中,贾母和王熙凤都放弃了黛玉,支持宝玉娶宝钗,还用了调包计,黛玉听着宝玉、宝钗成亲的音乐,焚稿断诗情,在对贾宝玉的怀恨中死去。
真的是这样吗?第二十七回黛玉所作《葬花吟》隐藏了和续书故事不一样的结局。
《葬花吟》是黛玉众多诗作中比较著名的一篇长诗。林黛玉是一个自带仙气,诗性化的女子,她天资聪慧、机敏,大自然的花飞花落给她敏感的心很深的情感体验,她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对命运的担忧和自然的飞花飘絮揉和在了一起,如泣如诉,是对周围环境的控诉和自己无处安放的情感的释放。同时这首诗作也被红学家看作诗谶,预示着她未来的命运,以及八十回后的真实故事。
林黛玉以花自喻,葬花即是葬已"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表面祥和的贾府却处处危机,处处陷阱。远的不说,就在黛玉葬花前,刚刚出现了宝钗扑蝶。这是林黛玉根本不知道,也永远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但是它的本质就是对林黛玉的陷害,扑蝶的宝钗巧妙巧妙地陷害了葬花的黛玉。
大自然的风刀霜剑,残损的是美丽的鲜花,现实恶劣的环境,摧残的是如花儿一样美丽的黛玉。林黛玉满腔心事无处可说,无人可说,郁结于心,病势渐成。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林黛玉从落花想到自己的身世,花儿落了她收葬,将来谁是为她收葬的人。所以黛玉葬花那就是葬自己。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
《葬花吟》是林黛玉的人格象征,同时也是林黛玉的诗谶。在《葬花吟》诗处有脂批:
余读《葬花吟》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得而下笔,即字字双圈,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故掷笔以待。
批者反复读《葬花吟》,凄楚感慨颇生,但举笔再四不能加批。他的朋友见他沉吟,就说,你没有看过贾宝玉后文的故事枉加批语,恐怕不是林黛玉的本意,故批书人"停笔以待"。所谓后文,应该是指后半部佚稿中所写的黛玉之死的文字。
这一点,我们从曹雪芹同时代的皇室宗室诗人明义(极有可能是其好友)的《題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明义曾写过《题红楼梦》二十首,诗中显示明义很可能看过《红楼梦》全本,包括后来丢失的几十回,明义的这二十首《题红楼梦》诗,也成为红学家们研究后来丢失的后几十回的一个重要线索。
《题红楼梦》的第十八首是写《葬花吟》的,诗曰: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的意思就是林黛玉的葬花词,其实就是她自己生命终结的预告,那是当时的黛玉没有想到的。我们怎样能得到一缕还魂之香,让林黛玉起死回生,那样就可以把她和贾宝玉因为死亡而断了的红丝续接上,使他们终成眷属。
这首诗也成了我们了解作者如何安排木石姻缘的重要的佐证。明义想叫林黛玉起死回生,以便和贾宝玉续上红丝,而不是系上,或者是接上红丝,那就说明林黛玉生前和贾宝玉已经系了红丝了,已经订婚了。这可以从《葬花吟》诗中找到证据。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这几句诗作谶语看,大概是,在某一年的春天,在贾母的主持下宝玉和黛玉已经定下了婚事,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突然发生了变故,宝玉因与琪官蒋玉菡等来往,得罪了忠顺王爷或其他人,被迫离家避祸,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走了,从此音讯全无。
林黛玉因思念、牵挂贾宝玉而日夜哭泣,最后泪尽而亡。
所以黛玉死时并不像续书所写的,发生在宝玉和宝钗成亲之时,也并非是王熙凤使了调包计,如果这样将与王熙凤和贾母的前八十回人设完全矛盾。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在对贾宝玉的怨恨当中死去,也与绛珠仙子还泪于神瑛侍者,完成使命后魂归于太虚幻境是矛盾的。
所以说,从《葬花词》中的诗句以及明义《题红楼梦》诗作中,可以看出,黛玉和宝玉是订了婚的,林黛玉死后,宝黛婚姻才终止,薛宝钗才能够嫁给贾宝玉。
当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时,大观园已经满目苍凉。怡红院和潇湘馆都已经"蛛丝儿结满雕梁",正是人去梁空巢也倾,花落人亡两不知,花魂鸟魂总难留。
贾宝玉虽然和薛宝钗成亲了,但内心总还是有一股抑郁之气无法释怀:对着深情款款、时时劝他读书上进的薛宝钗,终难于记忆今生唯一知己林黛玉: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