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一个豆英里的五粒》
1.《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选自《安徒生童话》,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2.五粒小豌豆的结局分别是:第一粒 落到水笕里,被鸽子吃掉了,第二粒 落到水沟里,涨得大大的,第三粒和第四粒也被鸽子吃掉了,第五开出了美丽的花。
3.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豆英里面的五粒豌豆各奔前程的故事,其中第五粒豌豆落在顶楼里生病的小女孩窗前,因为它努力生长,给小女孩带来了快乐和希望。启示我们自己的生命绽放,也给别人带来幸福。
4.第五粒豌豆飞进“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极难生长,而它却生根、发芽、开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小女孩受到了豌豆生命的鼓舞榜样与爱的力量,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病就慢慢好。
5. “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第五粒豌豆生存环境的恶劣。
第六课《夜间飞行的秘密》
1.《夜间飞行的秘密》通过讲述人类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启发我们要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索。
2.《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3.科学家从蝙蝠在黑夜飞行能巧妙避开障碍物这一现象开始思考,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最后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雷达。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4.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声音(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蝙蝠:嘴 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传到→耳朵雷达:天线_发出→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反射→荧光屏
5.课文按“提出问题一揭开秘密一发明创造”的顺序写的。
6.为了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结果如何?得出了什么结论?三次试验。第一次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在屋子里飞行没有碰着铃铛;第二、三次分别塞上蝙蝠的耳朵,封住蝙蝠的嘴,它在屋子里飞行将铃铛撞得响个不停。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安全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靠嘴巴和耳朵利用超声波配合起来探路的。
7.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启发了读者的思考。这句话在全文中,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过渡句。
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在文中比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美好的愿望”指的是现代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3.描写科技飞速发展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里眼”“顺风耳”在课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4.《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引用了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 唐代著名诗人 岑参 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来不是写梨花,而是用梨花形象地比喻雪来得快、下得大。这里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发展之快,人们生活的变化之大,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5.“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 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第八课《蝴蝶的家》
1.《蝴蝶的家》通过文中描写作者思考蝴蝶的家在哪里,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小生命关爱的人,又是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大自然的人。
2.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我真为蝴蝶着急”,是因为作者关心蝴蝶、爱惜蝴蝶、疼惜蝴蝶、怜爱蝴蝶,为蝴蝶的住处而担心、发愁。
3.《蝴蝶的家》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我”在下雨时为蝴蝶担心,真切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告诉我们要关爱弱小。
4.下雨时,作者对蝴蝶的担心有:①翅膀会被雨点打湿:②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③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④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飞不起来。
5.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 风雨呢?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蝴蝶三个特点:轻盈、斑斓、柔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同情心和爱心。
6.《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7.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层层铺垫,反复强调“蝴蝶的家在哪里”拟人化的手法,设问句的运用,增强表达效果。
语文园地二
1.勉励人们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2.根据句意,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名言警句。
(1)人有疑惑很正常,就像韩愈所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意思是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而自认什么都懂,学识就会浅薄。
(3)有才知的人必须勤学好问,正如王充所说“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4)意思是“要广泛的学习,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谨慎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的名言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