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一下,在上学的时候,最不想背语文课本中那个作者写的诗作。
我感觉很多人会说,是白居易的,为什么呢?
白居易
因为它们太长了,《卖炭翁》,《琵琶行》等等,它们的篇幅都好大啊。幸亏《长恨歌》当时没有被选中,要不会更让人抓狂。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现在看来,要说也没多长啊!不长?你咋不把《琵琶行》贴出来呢?
但是,再问大家一下,大家最喜欢语文课本里哪个诗人的诗作。
大概又会有很多人说,是白居易的哦,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白居易的诗作好读懂啊,而且都有故事情节呢,像在看小说一样呢。
白居易是唐朝的三大诗人之一,又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同时期刘禹锡被合称“刘白”。
他的诗作非常有现实意义,大概是唐朝继杜甫之后,最杰出的描写记录底层生活的作品了。
他的诗还远涉重洋,风靡整个日本,对日本文化的启蒙振兴做了很大的贡献,曾经有个时期日本的文学家,若是说读白居易的诗作不够多,那是相当的可耻的呢?
所以我也理解了,去年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为什么是日本人写的小说,为什么日本人那么的痴迷白居易了。
白居易的诗作题材非常的丰富多样,读起来很通俗然而也很有美感,古今找到他这样的大家是比较难的。
在诗词大会中,也考到了白居易的诗作,听郦波老师怎么说。
白居易的初恋,是他人生中永远的痛!
郦波
郦波老师: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还有一些学者在考证,非常有意思,就是你看他这个感慨。
为什么对一个歌女,尤其是琵琶女,卖唱的琵琶女。
说是背后有一段隐情,白居易其实这个,一直为什么到37岁才结婚。
在古代,绝对是大龄青年,他母亲一直逼他。
他有个初恋,他母亲一开始不同意,叫湘灵。
白居易四十四岁被贬到江洲,就是现在的九江了,江州司马,他曾经在江边遇到了,他的当年的这个初恋情人。
就是他那个湘灵,这时候,湘灵的父亲,带着湘灵一路卖唱。
两个人在江边相遇,抱头痛哭,这也是他们人生最后一次见面。
而白居易45岁,写了这首《琵琶行》。
所以,虽然他是一个文人士大夫,那只是一个琵琶女。
但是命运上,你看每个人不因他的角色,他的生活,就能摆脱命运的桎梏,是不是?
所以在命运上,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可能还有着不足为人道的,心中之块垒呀。
董卿说:不过白居易真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琵琶行》《卖炭翁》《长恨歌》,千回百转。
董卿
也不知道郦波老师说的,到底可信度有多高,不过也确实挺有趣挺合理啊!
除非是碰到了旧相识,老情人,刻骨铭心的初恋,要不谁会有“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啊?
然而无论这首诗,我们不管是不是白居易写给他初恋的,感觉他的那个湘灵,绝对是一个他诗作的一个源泉的。
若没有真爱过,他怎么会写出“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句子,感觉《长恨歌》似乎也是,白居易借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表达他心中的那块壁垒的。
在这里,我只想谢谢湘灵姑娘,是她,让白居易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动人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