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站台电影意义,饥饿站台电影背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7 07:45:02

这部在2019年上映的《饥饿站台》,又名《绝命大平台》,是一部深刻反映人性的西班牙电影,整个画面从头到尾都是灰暗的,虽然没有一般惊悚片的视角所带来的恐怖效果,但它却更加直抵人心深处。

这部片子的类型虽归为科幻与惊悚,但我却认为它更像是一部哲理片,是一部对于人性探索与思考的哲学命题。

有关这部片子人们分析最多的便是里面所呈现出来的阶层与权力,还有人性对于生存本能的自保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极端行为。

在整个灰暗的色调里看完这部片子以后,会让人感到极度的压抑与恐惧,但又不免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人性到底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存在?

人性论被中外一致的观点中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

1、以战国的孟子和法国的卢梭为代表的“性善论”;

2、以战国的荀子和德国的叔本华为代表的“性恶论”;

3、以战国的告子和美国的杜威为代表的“无善无恶论”;

4、以战国的世硕和东汉的王充,古希腊的柏拉图,德国的康德为代表的“有善有恶论”。

那么本文将从以上这四种人性论来分析《饥饿站台》里有限的人物角色所反映出的各种人性。

饥饿站台电影意义,饥饿站台电影背景(1)

01、男主角格伦所代表的“性善论”

整个影片的拍摄地点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监狱坑”,一个垂直的,中间上不见顶,下不见底的深坑,每一层只住两人,分别在坑的两侧。中间空洞的地方是每日为他们传送食物的平台,绿灯亮时食物台停在自己所在的层级,然后开始进食,食物台一直从上往下传送,越在上层的人可以随意享用丰富的美食,但食物台越到下面,则只能吃别人吃剩下的残羹,再往下则什么都没有了,只能人吃人,甚至是饿死。

监狱坑到底有多少层,没人知道,人们只能说出自己到过的最底层的数字,每个月人们都会呆在不同的层级,一层呆一个月,有时往上,有时往下,说不准。

呆在上面的那个月就该庆幸了,可以随意吃喝,然而换到下层以后,保住性命便是他们最重要的事了,能不能撑到活着出去才是关键。

里面的人也只有得到管理层的同意才能走出去,否则就只能一直呆在里面,直到悲惨的死去。

饥饿站台电影意义,饥饿站台电影背景(2)

为了戒烟和静心看《奇思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这本书而自愿去到监狱坑里的格伦,在刚进去时还保持着他过往的“绅士风度”,见了和他在同一层级的狱友,只是一位因过失*人而进到里面的老者,格伦友好的伸出手来准备和他握手,友好的和他聊天,却得不到任何回应,要不就是冷冰冰的敷衍两句。

格伦会一边站着看书一边把脚伸到床上去压压腿来活动筋骨,在他进来之前,他以为这里是一块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可以静心的看书,还能帮助自己戒掉靠自我意志力永远戒不掉的烟瘾。

格伦的这一系列人生态度与选择均可看出他的“性善论”。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认为天下的人皆同自己一样,只要你以真诚的方式对别人,总能得到相同的回报,做人应该具有人的优秀品质,比如他刚开始宁愿挨饿也不吃上面剩下来的食物,斥责老头向往下传送的食物台吐口水,提议进行食物平均分配等行为。

再到后来他同另一黑人狱友一起坐上食物台,冒着生命危险为了让大家都可以有食吃活下去的目的,去制定规则,同时去实施规则,给他们分食,而不是像过往那样哄抢。

饥饿站台电影意义,饥饿站台电影背景(3)

这些都证明了格伦的内心是善良的,他秉承着“人的善根”而行事,正如孟子所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意思是说人的善良就像水一定要往低处流一样,都是本性使然。

法国哲学家卢梭也提出,人类一开始都是平等自由善良的一起群居生活,都是善良的和平共处着。

格伦便是影片中“性善论”的代表。他至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类善良的天性,自愿入坑,想友好相处,劝说狱友们有秩序的定量分配,从而达到他内心里认为的乌托邦式的环境。

饥饿站台电影意义,饥饿站台电影背景(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