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游的鱼类
对于洄游的咸水鱼来说,它们在淡水里不会存在失水,反而可以不用耗费能量排盐,于是将这部分能量用在了逆流而上回老家的路上。
至于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基本上已经离不开淡水了,离开了就得凉凉。
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一些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比如沙鼠,它通过高度浓缩自己的尿液强行将体内的废物排出,让自身的含盐量与海水相同。
沙鼠也是少有的可以喝海水的陆地动物。
说了这么多,反正人是不可能喝海水的,那么不幸流落孤岛成为了鲁滨逊,应该如何自救呢?
敢喝海水的沙鼠
流落孤岛水是人类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并且水还得干净,不然喝了脏水可能凉得更快。
孤岛上的淡水几乎没有,人类应该如何保证自己的水摄入呢?
自然界最直接的淡水是雨水,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雨水都不是咸的,哪怕是在海上也是。
可以在岛上接雨水,再将雨水烧开饮用。
如果运气非常不好,掉到了一座岛屿很少下雨,那就得采取分离海水的办法了。
海洋中的孤岛
海水分离的办法有很多,什么反渗透法、离子分离法、沉淀法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强大的化学设备以及机械设备支持,荒岛上不可能存在。
那么就只能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蒸馏法,利用加热海水让它蒸发,然后遇冷凝结成水滴,得到的水是淡水。
这个办法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发现,还在这其中得到了产物——海盐,由此开启了人类的制盐史。
蒸发海水获得盐分
海洋不仅是所有生物的老家,更是一座大宝库,里面不仅含有盐,还有其他物质,比如金属元素铁、锰、金等,甚至组成水的氢元素,都成为了人类未来的能源。
分解海水可以获得氢气,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没有之一,因为根本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气体。
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水又能再次分解出氢气,实现了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