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是藤本植物。因为它的块茎肥厚、坚硬,经加工有少量淀粉,可以煮食充饥,所以广东人称它为“硬饭头”或“牛饭头”。
旧社会,山里的穷人在三荒四月、揭不开锅的时候,为解燃眉之急,每每忍饥挨饿、爬山越岭去挖掘“硬饭头”。
挖“硬饭头”一般都是全家出动。一大早,男人扛着山锄、铁锹,女人挑着大菜篮,篮内装镰刀,而小孩一般背着干粮袋子,朝着云笼雾锁的深山出发。“硬饭头”一般生长在山坡地里,先要寻觅、辨认“硬饭头”的藤蔓,再用镰刀将“硬饭头”藤蔓儿周围的杂草割开,按撕叶子的纹路,确定“硬饭头”的走向,接着就用山锄挖掘。挖“硬饭头”是一件力气活儿,“硬饭头”一般生长在一米左右的深土里,挖掘很不容易。
挖“硬饭头”很艰辛,加工“硬饭头”也很不容易。“硬饭头”的确“硬”,不能立即食用,先用清水洗干净了,用“刀麻”斩成一块块,然后拿到舂臼里,经过舂锤敲打捣烂,连同渣滓装进薄薄的麻袋里,使劲儿地挤出汁水,并加清水过滤,再经一夜沉淀,盛汁水的缸底,便结下了一层厚厚的淀粉。
再将那些湿淀粉和着一点清水煮成浓液,舀到盆钵里让其冷却;冷却后的东西便成了乌黑透明、又嫩又爽滑的“硬饭头”,将其割成一块块,倒进锅里放点油盐,撒点葱花或其它调料,煮一会儿,便可食用了。
挖“硬饭头”那么艰辛,加工“硬饭头”那么费事,足见我们农村人过去生存之艰难,亦能凸显我们农村人顽强意志和艰苦卓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