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哪一月称为菊月,菊月是指哪一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9 16:14:50

古诗词里的菊花历史,从黄花,到杨妃菊

公历的十月,应该是农历九月,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菊花开了,无论是野生的菊花还是培育的菊花。将农历的九月说成“菊月”,并非是现代人看到的到处盛开的菊花盆景,装点金秋的园林,产生的新名词。“菊月”的起源,实在是历史悠久。

农历哪一月称为菊月,菊月是指哪一月(1)

成书于汉代实际是记录先秦的礼仪制度书《礼记·月令》里,有“季秋之月,鞠有黄花。”的记载。那么这个月令实际通行于周朝以及春秋战国,说的是秋季的第三个月,原野生长出了如同球状的黄色的花。

那么这个“鞠”,是什么意思?革是上古去掉皮毛的兽皮,用兽皮团作一堆,用以保暖的物品,或者球状的物品,里面填充羽毛或者絮状物就称为“鞠”,传说最早制作鞠的是黄帝,人们在耕作打猎之余,用以竞争和游戏。

说秋天的狩猎,大人或者孩子,用野生的菊花填充,也是很正常的。不过那个时候,菊花不叫菊花,叫做黄花。很多植物季秋都开黄花,但只是野生的菊花,开得是如此蓬勃烂漫 ,无论是为开还是开放,蓓蕾和花朵,都像球状。

“鞠”,又是一个动词,像用皮革保护,比如诗经小雅《蓼莪》里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母亲温暖的怀抱辛苦抱着我。或者那个时候,仍旧有用兽皮包裹孩子呵护孩子的传统。

不过哪种野菊花,无论打苞和绽放,都有着“鞠”一样的可爱,“鞠”一样天然的生动,生生不息的感觉吧。

这句“鞠有黄花”,无论本意是,像鞠球一样的黄花开放,还是季秋打猎盛况里会用黄花作球,还是,此季节只有黄花应着时节,后世都渐渐将黄花叫作菊花。

季秋是指秋天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农历的九月,无边的田野山峦,百花凋零,只有黄色的菊花盛放,形成靓丽的秋的物候和风景,所以,农历九月,就被称为菊月。

农历哪一月称为菊月,菊月是指哪一月(2)

诗经里,有没有菊花呢,有,很多,比如“蘩”“艾”“萧”“蓬”都是菊科植物。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作为一种野生的草本,野菊最初的利用价值,肯定是吃它的嫩叶嫩苗。

春天的三月,野菊从地里探出头来,随着黄鹂的鸣叫茁生春天的新叶,那是上古人们天然的野菜食品,丛生的嫩叶繁多新鲜,让我们迎着春风去山沟,去水边,采集菊花叶子吧。

大家知道蒲公英也是菊科的,就能想象那种春天野菜的鲜美。

只是诗经里菊科植物主要的价值,是在嫩叶和茎叶,嫩叶可以吃,茁壮成熟的枝叶因为有着特殊的药用价值,广泛用于治病驱邪。

比如艾草可以预防春夏的疾病和瘟疫,“蘩”的成熟的枝干就是蒿或者萧,它们都有很强的治病功效。

诗经不记载黄花和菊花,最大的肯定,就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会保存和流传下来。

但同时代的屈原分明录了菊花。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

可以知道屈原时代,也就是战国时期,记录菊花,并且菊的花可以吃,而且是一种带着精神享受的吃法。早上去喝木兰树叶滴下的秋露,晚上吃菊花的小花苞或者菊花瓣。

这里的落英,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指落在叶子中间如同繁星的鲜嫩的花朵和花苞。古人相信一切是上苍赐予,是神力恩赐花朵来到世间。这样的花朵是秋天的带着药效的养生美食。

第二种通常的解释,就是落下的菊花瓣。但是屈原时代,人工培育的菊花,没有那么大而弯曲的花瓣。

农历哪一月称为菊月,菊月是指哪一月(3)

菊花的药用价值,在汉朝得到发展。大一统的稳定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农业发展,医药民俗得到继承和发展。

从医药方面,汉代《神农本草》记录“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已经广泛种植菊花供应药铺。

从民俗上看,记录西 风情典故的《 西京杂记 》:“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可以看到西汉之时的民间,在菊花盛开的九月,就流行用菊花入酒,但这个酒,要经过一年的酿造,到次年的重阳节饮用,称为菊花酒。

菊花甘苦辛香无毒,尤其秋冬,治疗诸风头眩肿痛,眼睛干燥突出,爱流泪,还有一些皮肤死湿痹的症状。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 。重阳节戴菊花,芬芳除秽,是古代预防秋冬瘟疫的草本药材。

重阳节登高戴菊花,赏菊花,喝菊花酒,应该是从汉朝就开始流行了。

农历哪一月称为菊月,菊月是指哪一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