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大女强人,分别是吕后(吕雉)、武则天和慈禧。
虽说三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当时她们都掌握了王朝最高权力。做了一些有助于王朝稳定的事情,也做了一些不利于王朝稳定的事情,有功有过,但她们的最终结局却大不一样。
吕后和慈禧至死都掌握着生*大权,也就是王朝最高权力,自然没人敢挑战。但等她们去世后,吕家势力被连根拔起,男女老少被*了个一干二净。而慈禧太后,去世后,更是留下了滚滚骂名,连坟墓都被人给刨了。
唯独武则天,也是三位女强人中,唯一一个成功称帝的女皇,也是唯一一个还活着的时候,就交出了最高权力的人。细想的话,她对整个王朝的破坏力从某个角度来讲要大于另两者,虽然晚清很憋屈,但好歹朝廷还在,而大唐都被武周取代了。
可是为什么她失去最高权力后,也无人敢动她,甚至她死后,武家也得以保全呢?
吕后虽然在世的时候,无人敢挑战其权威,但是人走茶凉,从她丢掉了手中权力和性命的那一刻起,吕家就已经在劫难逃了:
“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然而武则天的命运要好得多,虽然她也跟吕后的性格相似,也是曾经大肆屠*官员和政敌。但是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虽然被软禁,但继任皇帝中宗李显并未为难她,仍然每十天就去探望她一下。甚至在她死后,也没有对武家大肆报复,反而继续重用武三思等人,维护武家的繁荣昌盛。
那么,究竟是李显仁慈,还是武则天提前就为武家做好了策划?
其实武则天跟吕后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武则天有儿子啊,而且到了执政后期,她也确实有还政给大唐的举动。
说到底还是因为武则天身边有高人指点,甚至极可能借鉴了吕家最终失败的教训。吕后这个人权力*极重,活着的时候不容许别人染指自己的权力,即使快死了,也不想把权力还给刘家:
“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
吕后不懂得失之道,以为只要控制了军权,就能含笑九泉了,于是病重时还下令吕禄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
吕后活着的时候,其他大臣不敢造次,可是你都死了,而且这些大臣毕竟曾经跟着刘邦打的天下。所以,吕后去世后,在陈平、周勃等一干老将指挥下,将吕氏家族连根拔起。
武则天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学吕后,大肆提拔武家人,甚至打算立侄子武三思或武承嗣为太子。
为了给侄子扫清障碍,她也是大肆打压李唐家族人员,甚至自己的儿子李贤都不明不白地死了。
若是武则天坚持这个选择,我想,她的下场必然比吕后都要惨。好歹吕后是死了,吕家才被清算,而武则天极可能在神龙政变后,在她还活着的时候,武家就被清算了。
武则天相对来说还是听得进大臣的建议的,而且她提拔的大臣中,也有很多贤臣,且敢于直言进谏。所以,等武则天岁数大了,就立谁为太子的事跟宰相狄仁杰商量。
狄仁杰也从道义以及法理上给武则天建议: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武则天权衡了一下利弊,又考察了其他大臣及百姓的意见,觉得李唐在民间的基础还是非常深的,于是就同意了狄仁杰的建议。
这就是她跟吕后最明显的不同,吕后执政晚期,刘家跟吕家已经势同水火,她却还不懂得放权,最终矛盾越积越重,一发不可收拾。
而武则天,却能审时度势,察觉到天下还是李唐的,于是在自己还有能力做主的时候,就定下了身后事。
武则天还是挺能生的,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有两个儿子都当上了皇帝,一个是李显,一个是李旦。
李显还是有野心的,他当皇帝的时候,听信韦皇后的话,提拔韦家对抗武家,最终被武则天废黜。
李旦就怂了一些,见哥哥们死的死,废的废,所以他当皇帝的时候对武则天言听计从,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最后估计武则天也觉得他这个皇帝当得没啥劲,干脆自己来好了。
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太子是被废了的李旦,但刚才我也讲了,这个皇帝能力还是差了一些。所以,等到狄仁杰一语惊醒梦中人后,武则天又改立回李显当太子,打算自己去世后,还政给李唐。
甚至,武则天还给自己留下了遗制: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亲属皆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