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写作背景,张继写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6 08:38:50

近两年开始流行古风,我们的古诗词文化也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央视的诗词大赛,让全国人民见识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人们通过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学到了许多比较冷门的知识。

比如,张继真的是落榜伤心之下才写了《枫桥夜泊》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真的是在哀悼自己的爱情吗?

枫桥夜泊写作背景,张继写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1)

​图片来源于网络:枫桥夜泊

一、张继为何写《枫桥夜泊》

一首《枫桥夜泊》,让张继在千年之后依然受到人们铭记称颂,张继的诗文并不算少,收录在册的数量也有不少,可是让人们反复吟诵的只有《枫桥夜泊》和《宿白马寺》,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哀伤。

读过这两首诗的人都知道,虽然用词精炼,描写的景色也很有意境,但是通篇一个愁字了得,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张继是当年的科举考试落榜了,伤心之余才写下了这首诗。

所以,在诗词大会上,提问说当时张继是因为什么而发愁的时候,就连博士生也选择是因为张继落榜,流落在他乡,银钱不够,只好寄宿在游船上,但是很可惜,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枫桥夜泊写作背景,张继写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2)

图片:张继寄宿在游船上漫画剧照

历史记载,张继并没有落第,相反,他当年的成绩还不错,中了进士,可是深究下去人们就会发现,进士的张继并没有做官,反而是在之后投身军旅,成了一名盐铁判官,这是为什么呢?

唐代门第之见非常森严,哪怕像李白这样有才华的人,如果没有贺知章的引荐他也无法做官。而且在唐朝,科举制度已经无法成为鲤鱼跳龙门的捷径了,当时除了科举考试以外,还要进行一个铨选。

这种铨选其实在隋朝已经有了雏形,但是没有被完善使用,到了唐朝,由于中唐时期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科举考试,铨选制度被进一步采纳优化,成了唐朝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可以说,科举考试是考验一个人的才学、修养,而铨选制度则更侧重于一个人的口才、反应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的直观评判。

枫桥夜泊写作背景,张继写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3)

图片:科举考试剧照

可是由于铨选制度在当时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主观问题上,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张继就是考上进士之后,在铨选时被筛下来,导致他和文官无缘。

这样的打击确实让张继一时非常彷徨,但是还没有到愁绪不断的地步,根据历史记载,之后张继弃笔从戎,到军队当了智囊团中的一员,并且表现还很不错,被提升为盐铁判官,在当时也算是一个美差了,可以说张继还是能够过上不错的日子的。

枫桥夜泊写作背景,张继写枫桥夜泊的背景故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