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被称之为清明。
鸟语花香,树木新绿,春风吹拂,站在荡起涟漪的河边,河水流淌的气息迎着微风扑面而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这个时候,最适合去走出家门与世界来个大大的拥抱。据《尚书·大传》记载:“春,出也,万物之出也。”而清明节恰逢其时,因此,又称踏青节。
清明节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的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位公子,名叫重耳,逃亡在外,他的随从之一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回到了晋国,做了国君,想着封赏所有跟随他逃亡在外的随从,但介子推拒绝了接受封赏,并且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便想着放火烧山,把他们呛出来,结果令人诧异,介子推母子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也是清明节的由来。
古代清明节有祭祖、踏青、插柳,放风筝,射柳、蚕花会等传统习俗;如今,最常见的活动是去扫墓,插柳,踏青。插柳:古人说清明节是百鬼夜行之际,而三月四月长势最佳的青柳,则有庇护一方平安的作用,这正是所谓的“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用于避邪。祭祖是清明节最隆重的民俗,俗称“上坟”,每年的这一天,即使是在外的游子也要回到家乡给自己去世的亲人上坟,扫墓,以表思念和哀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结合平时,加之古诗所说,清明时节前后或者当天总会下雨,这有什么说法吗?“雨打坟头钱,今年好种田”.“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原来清明节下雨有一年好收成的寓意,毕竟“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过去,人们就该陷入种植农作物的春忙了。
清明节凝聚着中华的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的道德情怀。其实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利、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其实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会过清明节,例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并且在2006年5月20日时,清明节已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撰稿人:李光明(共青团苍溪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