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创作的四个阶段,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9 02:45:43

文/星空婉儿

杜甫的《石壕吏》是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通过写杜甫亲眼目睹石壕吏晚上去捉人的故事,客观地反映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石壕吏》堪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多次被选入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

所谓“三吏三别”,是指《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正是因为杜诗谱写历史,读杜诗如同读一部唐代悲凉史,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石壕吏》这样一部千古绝唱的作品,却饱受争议。

争议一:杜甫既然目睹了“有吏夜捉人”,为何不出去阻止?忧国忧民的杜甫作为“旁观者”,为什么会没有实际行动?

争议二:有吏夜捉人,究竟是石壕吏之错还是老翁之错?是石壕吏蛮横还是老翁做逃兵?

争议三:最终石壕吏抓走了谁?老妇是被迫捉走还是自愿应征?

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分析《石壕吏》的独具匠心,从而回答这些争议,理解为何这样一部看似争议良多的作品能成为千古绝唱。

石壕吏创作的四个阶段,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1)

《石壕吏》

我们先来看一下《石壕吏》的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01 写作手法:藏问于答

《石壕吏》共分为4个段落,其中第3段“听妇前致词”是重点。第1段中,4句话,写了4个人、4件事,无一字浪费。即:杜甫投宿、差役捉人、老翁逃跑、老妇查看

第2段用一句对比,独立成段,统领全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个“怒”(“凶狠”的意思),一个“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一何”(“多么”的意思)来加强语气。简短的10个字,让差役的凶狠、老妇的悲苦跃然纸上。

但是奇怪的是,后文似乎不再写差役是如何凶狠的,整个第3节都是写老妇如何悲苦。

一为丧子之苦。“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妇一共有3个儿子,都被佂走,其中一个儿子刚刚捎信回家,告知父母另外两个儿子均战死沙场。这是一种怎样的悲痛,这种痛苦又何止老妇一家承受。因为战争,多少人家破人亡,因为战争,血流成河。

二为困窘之苦。“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为了还在吃奶的孩子,儿媳不愿离开,但是却连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孤儿寡母,孤苦伶仃。即便如此,每天还要担心“有吏夜捉人”。

三为应征之苦。“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虽然已经年老力衰,但是为了家人,自请服役,去到河阳,帮忙准备早餐。

石壕吏创作的四个阶段,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

老翁翻墙逃跑

纵观第3节,似乎只能印证上文的“妇啼一何苦”,无法印证“吏呼一何怒”,这是杜甫的笔误吗?而且,老妇的话,似乎有头无尾,不合逻辑。老妇先是说自己儿子全部应征,并且2个战死的情况,接着又说家里再无其他人,转而马上说只有一个孙子,进而交代儿媳的情况。

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明明家里有人,老妇为何最开始要说“室中更无人”呢?这看似矛盾的句子,便是杜甫的独具匠心之处。杜甫在此处用到了“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所谓“藏问于答”,便是将问题藏于回答之中,化繁为简,让读者通过想象对问题进行补充。比如说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便是典型的“藏问于答”。通过“言师采药去”,我们可以脑补,问题应该是“你师傅去哪儿了?”

石壕吏创作的四个阶段,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

杜甫

杜甫的这首《石壕吏》便是典型的“藏问于答”,老妇的话,看上去一气呵成,实则是多次被差役询问,老妇一一答之,我们可以根据老妇的回答,尝试补充石壕吏的询问,从而感受到“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你家男人呢?马上交出来!

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家里难道没别人了吗?

老妇: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听到了孩子哭声)这不是有哭声吗?你竟敢撒谎!

老妇: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孩子吃的谁的奶?把人都交出来!

老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看似不合理,实则正是杜甫的高明之处。杜甫通过“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通过写老妇的“前致辞”,巧妙地揭示了老妇之苦,也暗示了差役之怒。

石壕吏创作的四个阶段,石壕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