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教授我不太熟悉,不评论他的水平高低。我只是感觉现在对古文学经典的解读有些病态,都在各种臆测作者的图,然后挖空心思找一些论点来论证自己的解读。
我个人有个浅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观点,我自己坚持认为是正确的。就是对文学、艺术等的鉴赏,应该以感性为主,看一首诗、一幅字画,一篇文章,它给了你心灵上的触动就是你鉴赏的结果。
以石壕吏为例,我们先不一定要去研究杜甫“三吏三别”的组诗要表达什么,也不要求在理解“犹得备晨炊”时呼应前诗的“妇啼一何苦”。我只是读到“犹得备晨炊”时心底的触动,那是一种底层人民面对上层的无力反抗中绝望的苟活!
所以欣赏好文好诗好书好画,不是某些“名家”所说的需要懂这懂那,能触动心灵的,一定是好的艺术!“美”不需要大学毕业也不需要精研十年才能欣赏。
我想起上初中时看红楼梦,当时的确看不懂书中的深意。但看到“奴去也,莫牵连”时的心痛,因为第一感觉就是生离死别,一句“奴去也”此生不能再见。看到“西方宝树名婆娑,上结长生果”时的泪流满面,因为感觉就是已经对世界,对生命再无任何希望,只能把最后一缕希望寄托在传说中的,自己都不相信的“婆娑树”“长生果”之上。
把自己的鄙陋的看法分享给大家,只是希望少听些“专家”去分析和考证那些四五不着六的东西。任何人都有发现的眼睛,都有感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