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祖辈列表,秦国历代君王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1 15:55:34

秦始皇祖辈列表,秦国历代君王表(1)

秦穆公,秦国历史上的第九位君王,春秋五霸之一,是秦始皇的第十九世祖。对秦国来说,秦穆公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历史上的秦穆公是一位思想开明、深谋远虑、颇有政治远见的君王。作为血管里流淌着西戎血脉的秦穆公,一直向往中原文明,并希望向东扩张。

他先后扶持了与其交界的晋国三代国君王,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

他重视人才,曾用五张黑山羊皮换回百里奚,用计赚得由余,后一举灭了戎夷称霸西戎,换得秦国西部百年安定,为秦国接下来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就是这样一位君王,无论是在秦国还是在整个春秋时期,都是很有作为的一位君主,但其在晚年做的一件事,却让受到后世抨击恶评。

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01.

据史料记载:在一次打仗途中,秦穆公三位智勇双全的勇士,奄息、仲行、鍼虎一起喝酒。这三位良臣猛士,是子舆氏的三个儿子。

几个人越喝越投机,越喝越兴奋。秦穆公豪情顿发,他说:你们看我们几个如此投缘,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不如这样吧,咱们一同死岂不是一桩痛快的事?

三位良臣猛士更加激动了,你看,君主如此欣赏信赖我们,到哪里能碰到这样的明主呢?于是三人慷慨答应。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在雍地。《史记》记载:

“三十九年,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

也就是说,除了奄息、仲行、鍼虎三人兑现当年的承诺从葬外,另外殉葬的还有一百七十七人。

02.

对穆公去世殉葬如此之多的人,秦国老百姓感到十分心痛。

司马迁在《史记》所记:“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意思是说,秦国人哀痛三位良臣,写了一首《黄鸟》的诗来表达哀思: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司马迁应该也是不赞同这些人殉葬的,他在《史记》中借君子之口表达了一种态度:

君子曰:“秦穆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用现在的话来解读这一段评论就是说:

秦穆公拓展土地、兼并国家,向东征服了强大的晋国,向西又称霸于戎夷,然而终不能成为诸侯的盟主,是应该的啊。他死了就不再关顾人民,要良臣为他殉死,已往的君王去世,尚且遗留后世德贤典范,他却夺去了善人良臣,这是百姓所哀痛的啊。由此可知,秦是不可能再向东发展的了。

早于《史记》的《左传》作者左丘明,也是严厉地谴责了秦穆公的惨无人道的。

03.

尽管百姓哀痛,但后世证明,秦国的殉葬制度并没有在当时废止。

上世纪70年代考古挖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墓内发现殉人186具,是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墓主人是秦始皇的第14代祖先秦景公。按辈份,秦景公是秦穆公的曾孙。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强烈抵制殉葬制度,哪怕使用人俑,都不能容忍。

孔子曾愤慨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然而,北宋苏轼认为:秦穆公生前不诛*丧师之将孟明视,怎么会忍心用三良殉葬呢?三良之死,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他在《秦穆公墓》一诗中写道:

“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徇公意,亦如齐之二子従田横。古人感一饭,尚能*其身。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伤。”

直到秦献公继位,秦国才废止陪葬的陋习。

虽然《史记》点评秦因此是不可能再向东发展的,但后来秦始皇不是灭了六国一统中国吗?

不过,至少在春秋时期,秦国至此没有出现有多少名气和作为的君王。

参考文献:(汉)司马迁《史记》

END!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