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山砒霜)
来源产地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木质部。皮部毒性太大,常刮去之。亦有带皮入药者。
栽培3-4年便可采收,秋季挖取根部,抖净泥土,晒干。或去皮晒干。
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林中。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
别名震龙根、蒸龙草、莽草、水莽子、水莽兜、黄藤、大茶叶、水莽、黄藤草、红柴根、菜虫药、断肠草、黄藤根、黄药、水脑子根、南蛇根、三棱花、早禾花、红紫根、黄腊藤、水莽草、红药、山砒霜、黄藤木。
【原形态】雷公藤 落叶蔓性灌木,长达3m。小枝棕红色,有4-6棱,密生瘤状皮孔及锈色短毛。单叶互生,亚革质;叶柄长约5mm;叶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4-9cm,宽3-6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淡绿色,主、侧脉在上表面均稍突出,脉上疏生锈褐色柔毛
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7cm,被锈色毛。花杂性,白绿色,直径达5mm;萼为5浅裂;花瓣5,椭圆形;雄蕊5,花丝近基部较宽,着生在杯状花盘边缘;花柱短,柱头6浅裂;子房上位,三棱状。蒴果具3片膜质翅,长圆形,长达14mm,宽约13mm,翅上有斜生侧脉。种子1,细柱状,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辛,凉。有大毒。
祛风,解毒,*虫。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发痒,*蛆虫、孑孓,灭钉螺,毒鼠。
《中药大辞典》
苦,大毒。"
*虫,消炎,解毒。"
《中华本草》
苦;辛;大毒
归心;肝经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虫解毒。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粉或捣烂或;或制成酊剂、软膏涂擦。
【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凡疮痒出血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