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无私的直是什么意思,正直无私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1 04:10:20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孔子:“我要怎么做,才能够让民众服从呢?”

孔子回答道:“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管理了。”

正直无私的直是什么意思,正直无私什么意思怎么理解(1)

本章讲的是为君之道。

鲁哀公,姬姓,名将,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哀”是其谥号。

“何为则民服”:“何为”,即什么样的行为,此处因是鲁哀公问于孔子,所以便可以把它延伸理解为施行什么样的治国之策;“民”,即臣民;“服”,服气的意思,此处可以理解为服从于君王的管理。这一句话,是鲁哀公在向孔子询问为君治国之策。

《荀子·哀公》中记载了另外一段内容: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鲁哀公是极为推崇和认同的,毕竟“圣君”之称,非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正直无私的直是什么意思,正直无私什么意思怎么理解(2)

“孔子对曰”:即“孔子回答道”。若是有心之人可以发现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此处并没有像以前一样,用“子曰”来记录孔子的回答,而是用了全称。其实,在《论语》之中,凡是记录君王与孔子的对话时,全部都用的是这样的格式,究其原因是为了体现对君王的尊敬之意。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提倡的“忠君”思想的具体表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举而用之的意思;“直”,即正直,有正义的人;“错”,指的是废置不用的意思;“诸”,在此处是一个语气助词;“枉”,即邪恶不正的人。

正直无私的直是什么意思,正直无私什么意思怎么理解(3)

孔子这一句话,是为了表达用人必须要注重其品德,同样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也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用心做好君王交代的事情,也才能使得其臣民真心信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前半句话的意思,与上一句完全相反,最终所得到的结论也就与上一句话完全相反。

此章,孔子论政的观点,仍然是以“德”为重。在孔子的观点之中,用人唯德、选人唯才,是君王必须具有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所选官吏的积极性,使其治下区域民众信服。

然而孔子这样的观点却是与当时的主流观点不符,毕竟在宗法制度之下,选人用人都是唯亲是举;如果非亲非故,即便再有才能,也不可能被选中。所以说,孔子回答鲁哀公的话虽然简单,但其思想在当时看来,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这样的观点,即使放在今天,仍旧值得学习和拓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