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人活一世,总得留下什么,如果能像张志和这样留下一首传承千年的诗,足以不朽。
张志和的桃花,是一位志趣高雅的隐者的宣言。张志和过目成诵,素有神童之称,二十四岁就因功被唐肃宗李亨授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享正三品高官待遇。
当张志和的父母、妻子去世后,他就无意仕途,携带唐肃宗赐给的渔童、樵青两个奴仆,自称为烟波钓徒,一边游山玩水,一边辛勤著述。
或许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名言,用在张志和身上更是非常恰当。
八、《辋川别业》
唐: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已经将近有一年没到东山了,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耕种春田。细雨洗涤了尘埃,青草颜色绿得可把衣服染,水边的桃花,色泽红艳如同火将燃。
那些从事经藏与论藏研究的得道高僧,那些弯腰驼背的年老乡贤,他们披衣倒屣出来和我相见,我们一起开怀谈笑就站在房门之前。
王维用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了他在辋川(今陕西西安)隐居时期悠然的田园生活,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展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表达了王维对乡间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这一千古名句,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春光动图。
九、《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山谷里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的西侧,好奇地询问那捕鱼归来的渔人。
这里的桃花,终日随着流水漂流不息,这就是世外桃源的桃花溪吗?你可知道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张旭不仅是一位大书法家,还是一位诗人,这首诗写得文笔简练、清丽自然、意境空灵、情趣深远,他的诗作水平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十、《漫兴·》其五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都说春江风景美不胜收,现在暮春将尽,怎么能不使人伤感呢?我拄着拐杖在江边漫步,站在芳洲四周瞭望。
只看见柳絮在春风的吹拂下,如癫如狂,肆无忌惮的飘舞着,那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着春江的流水欢快的向远方飘去。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他在景色秀美的浣花溪漫步赏景,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圣的笔下,柳絮和桃花被人格化了,仿佛成了一群势利的小人,它们对春天的流逝,无动于衷,只知道乘风乱舞,随波逐流。后来桃花柳絮就成了势利小人的代名词。
诗圣饱尝战乱之苦,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深为不满。这首诗,寄托了他对现实的深刻不满以及对政治上那些势利小人的讽刺。
这首诗里的桃花,失去了艳丽的本色,成为势利小人的代名词,诗圣的笔锋就是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