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谁认定的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2 01:50:41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谁认定的点(1)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超级制作的精品课《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馆 第二季》编辑丨毛毛

世界上有些博物馆看起来挺冷门,但真正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好东西,福建博物院也是这样。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谁认定的点(2)

福建博物博收藏的文物种类非常多,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西周时代的青铜大铙,再到明清时代的瓷器、书画,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数量达到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

福建的历史,可以说整个儿都浓缩在这里了。福建为什么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答案的线索,就隐藏在福建博物馆的宝贝上。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谁认定的点(3)

福建博物馆的著名宝贝:鐎斗

福建博物馆有一件铜器,这个铜器外形看起来很怪,说像碗吧,可底部却有长长的三条腿;说它是鼎吧,它又长着一个长长的手柄;说它是勺吧,它又显得太大了。

这种东西的学名,叫“鐎斗”。“鐎斗”的形制,一般来说就是这样,三条腿,再在肚子上安一个持握用的手柄。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谁认定的点(4)

福博的这件鐎斗,出土于福州仓山区的一座南齐古墓,属国家一级文物。

它制作精美,通高18.9厘米、口径15.3厘米,连柄在内,总长28.8厘米,敞口很大,斜宽沿。

口的一侧,还开了一个短流,方便把液体倒出去。平底,底下面有三个细长的蹄形足,足呈竹节状。它的柄,扁平细长,末端还设计成桃心形,柄上有穿孔,可以穿上绳子悬挂起来。

和这件鐎斗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陶制的三足火盆。鐎斗发掘出土的时候,正好放在这个火盆上。这说明,鐎斗很可能是与火盆配套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

鐎斗这种东西,汉晋时代还属于实用器。到宋代就已经成为古董,已经不那么实用了。那么,这东西当初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最流行的说法——这就是古代的火锅。

中国人使用火锅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战国时代。之后的各个朝代,也都能发现火锅的影子。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谁认定的点(5)

这“鐎斗”,到底是不是火锅?或者,是南朝人用来享受鲜美涮锅的器具吗?有些学者就说,这件鐎斗,应该是古代的一种温酒器,不然它的口沿留下那么明显的“流口”干什么?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件鐎斗应该是煮茶用的;还有人说,这是古代军队用来烹调的炊具。

福博的这件鐎斗,是南北朝的南齐时代的。在国博,也有一件和它差不多同时代的鐎斗,1955年出土于内蒙古,属于北魏。

同样形制的生活器具,在基本同时代的南北区域分别出土,可以看出,当时南方和北方的生活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出现这种情况,与历史上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有关。

福建为什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晋时代,“永嘉之乱”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到了南北朝,南梁又发生“侯景之乱”,再次引发人口迁徙。而这些迁徙,都带来了福建人口的不断增长。

中原人大量入闽,为后来福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带来了一个先决条件——人口聚集。

只是人口多还不行,生活在这里的人还要有航海传统,才能撑得起“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在这一点上是得天独厚。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谁认定的点(6)

《后汉书》记载,早在东汉之前,福建就已经是重要的海上中转站了,可见闽人自古就有航海传统。福建的造船历史,也很悠久。

所有这些人口、航海、造船“红利”,到了北宋,终于集中释放出来。

由于陆上丝绸之路不再畅通,宋朝不得不谋求向海洋发展。同时,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的生产力,不断迁移到南方,福建因其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了商业中心,并且形成了以泉州为核心的福建商业圈。

海上丝绸之路,除了以贩运瓷器闻名,中国自汉唐以来就十分发达的丝绸贸易,实际上也得到了发扬。

人口、航海、造船“红利”,以泉州为核心的商业圈,有了这些,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福建就不奇怪了。

关于主播和课程:

《河森堡:了不起的博物馆 第二季》精选中国26座博物馆,走过24城、17省市,经由5条古代要道,还原经济文化的交流脉络,探索地理上的区域异同和沟通奥秘。

河森堡,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带你快速了解26座中国博物馆,河森堡带你多角度解析镇馆之宝,让你做懂得最多的游览者。讲解器里不讲的事儿,河森堡讲给你听。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