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是戏曲大师,他的《牡丹亭》被誉为戏曲创作的巅峰之作。汤显祖的戏曲理论一向被人重视,“以情反理”的见解依然深刻的镌刻在文学史上。
相比较而言,大家对汤显祖的诗文主张却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汤显祖诗文主张的闪光点也一直有所忽视。戏曲大师汤显祖的诗文主张是怎样的?本文试图从汤显祖和王世贞的交往说起,来简单说下汤显祖的诗文主张。
当汤显祖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时,正是“后七子”笼盖文坛的时代。而其中,王世贞作为文坛巨子,操掌文坛,影响更是广大。《明史·王世贞传》称:“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足见王世贞文名之盛,声望之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汤显祖却有意无意的与王世贞保持距离,不仅不奔走王氏门下,而且对王氏的垂青也很淡漠。
当汤显祖在南京任职时,王世贞为南京刑部右侍郎,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也从福建布政司左参政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成了汤显祖的主官。当太常寺举行公宴时,他兄弟俩作诗唱和,可是汤显祖却从不酬答他们的诗篇。汤显祖也没有去王世贞家里做客游宴。汤显祖在《复费文孙》(《汤显祖集》诗文集卷四十六)里清楚的提到了他与王氏兄弟的关系:“王元美、陈玉叔同仕南都,身为敬美太常官属,不与往还。敬美唱为公宴诗,未能仰答。”汤显祖作为王世懋的下属,居然不趁机与之交好,反而不近人情的不与唱和。
这还是比较客气的,汤显祖对王氏兄弟似乎有着莫名的厌恶。钱谦益在《初学集》卷三十一《汤义仍先生集序》里写道:“义仍官留都,王弇州艳其名,先往造梦,义仍不与相见,尽出其所评抹《弇州集》散置几案,弇州信手翻阅,卷卷而去。”王世贞作为名传海内的文章宗主,亲自拜访一个青年小子,可以说是极大的重视与欣赏,而汤显祖却丝毫不以为荣,而是态度傲慢的不与接见,把评点的王世贞作品放到桌上让王世贞看,这是何等的不客气!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汤显祖的礼貌都没有呢?他和王氏兄弟没有私怨,究其原因,正是诗文主张的差异,导致了汤显祖对王氏兄弟不予理睬。
王世贞是复古思潮的代表,前后“七子”皆主模拟,“文必秦汉,诗必须盛唐”。客观的讲,“七子”的主张破除了台阁体的空疏肤廓,但亦流弊不少。缺乏真情实感的诗文创作,句剽字拟的写作方式,使得他们创作有限,是“古人影子也”。而显然,汤显祖是不满“七子”大肆鼓吹的“模拟复古”思想的。
在汤显祖看来,模拟别人诗文是没有出息的。他讥嘲李梦阳、李攀龙、王世贞等人诗文模仿《史记》、《汉书》和唐诗,可是却根本超越不了他们,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在《答王澹生》里(《汤显祖集》诗文集卷四十四)里,汤显祖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弟少年无识,尝与友人论文,以为汉宋文章,各极其趣者,非可易而学也。学宋文不成,不失类鹜;学汉文不成,不止不成虎也。”
这可以说是他明确表示对“七子”标榜的模拟复古的不满。他认为若是只知道步法秦汉,仿效盛唐,却没有一点灵气,这样的创作完全不能成为好文章。在《合奇序》(《汤显祖集》诗文集卷三十二)中,汤显祖说道:“耳朵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予谓文章之妙,不可步趋形似之间。”
汤显祖既然反对模拟,反对拘于“形似”,那么他诗文宗尚是怎么样的呢?
汤显祖的诗文创作观念,显然有别于当时文坛主流,在《答刘子威武侍御论乐》(《汤显祖集》诗文集卷十四)里,他说道应该是“行其自然”,又说“南趍西音,要为各适耳”。所谓“自然”、“各适”者,就是说在诗文创作中要充分表现人的自然性情,打破层层模拟的陈规,是要自适其乐的创作。
汤显祖又提倡文章要有“灵气”、“生气”,在他的《张元长嘘云轩文字序》里(《汤显祖集》诗文集卷三十二)进行了论述:“嗟,谁谓文无体耶?现物之动者,自龙至极微,莫不有体。文之大小类似。独有灵性者自为龙耳。”龙之为龙,在于“灵性”。同样的,文之为文,文之为妙文,也在于“灵性”。
汤显祖在诗文理论上反对模拟,强强调真情、卓识和灵性的统一,他的清新奇巧、飞灵生动、玲珑透逸的诗作,其实是和他的戏曲创作相互配合,相互呼应的。他在晚年的时候谈及自己文学创作的历程和诗文上的追求时,曾说:“吾少学为文,已知訾謷王、李,搰搰然骈枝俪叶,从事于六朝,久而厌之,是亦王、李之朋徒耳。泛滥词曲,荡涤放志者数年,始读乡先正之书,有志于曾、王之学。而吾年已往,学之而未就也。子归以吾文际受之,不蕲其知吾之所就,而蕲其知吾未所就也。知吾之所就,所谓王、李之朋徒耳;知吾之所未就,精思而深就之。古文之道,其有兴乎!”(钱谦益初学集》卷三十一《汤义仍先生集序》)这段话的重要含义,就是汤显祖自己的盖棺定论,表明他从少年时就同七子的复古主义作斗争,并期望后人在七子的门径之外,探索出一条正确的创作道路来。
因为汤显祖的文学发展观是“时势使然”( 《答凌初成》),并不认为前代作品就一定是最好的,对于七子标榜的复古论,实在是不满。他认为诗文的产生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环境决定不同的风貌,所以应该让不同风格的诗歌共同存在,而不能强求其同一。他在《金竺山房诗序》里说:“诗者,风而已矣。或曰,风者物所以相移,亦物所自足,有不可得而移者。”“物所自足”。即诗文要从真情出发,各以自身体式安排,强求复古,斤斤古人法度如七子,虽然“气力强弱巨细不同,等赝文尔”。( 《汤显祖集》诗文集卷四十七《答张梦泽》)
汤显祖“重自然”、“重灵性”、“时势使然”的诗文创作观到了公安派那里被进一步阐发,成了“性灵说”的渊源。故此提及汤显祖的诗学主张是特别有意义的,应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作为反复古、反模拟的前驱,汤显祖的诗文主张具有不可忽视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