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蝉中蝉的寓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蝉这首诗蕴含的深层含义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7 12:39:41

农历五月,已经是仲夏时节。

道路两旁,公园的小树林里,也渐渐开始蝉声四起了。

蝉声虽聒噪,但也充满了夏天的味道。倘若整个夏天听不到蝉鸣声,相信大家反而都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了~

唐诗中也有三首咏蝉诗十分有名,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

它们就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

咏蝉中蝉的寓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蝉这首诗蕴含的深层含义(1)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咏蝉三绝"其一:《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

表面上是写蝉的形态和栖高饮露的习性,实际上是以蝉喻君子。

"流响"形容蝉声的清越和连绵不断,隐示的是君子的高标逸韵和脱俗风格;写蝉声远播,是由于栖息高处而不是借助秋风的传送,实际是暗示君子品格高洁,无需凭借外力,也自然会声名远播。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君子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 "咏蝉三绝"其二:《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因上疏议事触怒武后,遭诬下狱。

时值深秋,牢房外几棵古槐上的寒蝉还在鸣唱,凄切的叫声也扰动了身陷囹圄的诗人的心绪。

诗人以高洁的秋蝉自况,以"露重"、"风多"喻处境的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沉浮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

说的是蝉,也说的是自己。

诗人借咏蝉来寓意,抒发了自己在狱中的苦闷悲痛之情。

· "咏蝉三绝"其三:《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在诗人的笔下,蝉因栖身高枝,餐风饮露,而难得一饱。即使发出不平的叫声,也是徒劳。

其实,蝉并非是因为清高而吃不饱,它的叫声也没有什么恨意。蝉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有感情的是人。诗人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寄寓其中,才使得蝉仿佛也染上了感情色彩。

诗人以蝉的处境自况,表现出自己因清高而清贫的困境,和哀苦无告的悲愤之情。

咏蝉中蝉的寓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蝉这首诗蕴含的深层含义(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三首诗都是以咏蝉而自况,表达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

清人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云:"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人语。"

也就是说,由于诗人的地位、境遇、心态不同,虽然都是咏蝉,但传递出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尽相同了......


学习和了解更多古典诗词相关内容,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诗词心语”(ID:rabbit-talk),精彩诗词内容不错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