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 唐朝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把豆蔻写入诗里,最有名的就是唐朝诗人杜牧的《赠别》。在这首诗里,杜牧用豆蔻来形容少女,意思是姑娘那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中医中药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泰国、柬埔寨、越南,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其中爪哇白豆蔻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我国海南亦有栽培,习称“印尼白蔻”。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黄绿色时采收,除去果柄晒干或烘干。白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印尼白豆蔻气味较弱。均以个大、粒实、果壳完整、气味浓厚者为佳。打碎生用。
中药豆蔻性味辛,温。主归肺、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的功效。
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本草乘雅半偈》豆蔻入药历史悠久,始载于《名医别录》,以豆蔻为名,列为上品。豆蔻为蒴果,其种子团由20~30粒种子组成,李时珍:“凡物盛多曰蔻。”其种子形似豆,壳白厚,故名。异名有白豆蔻,白蔻等。由于入药品种有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之别,故《中国药典》载其正名为豆蔻。
豆蔻。气味辛温,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核曰】豆蔻生南海及交阯,今岭南、八闽亦有,生成已详参内。南人采花作果,尤贵嫩者,并穗入盐淹治,叠叠作朵不散。更以木槿花合浸之,欲其色红耳。广中人,入梅盐汁浸令红,暴干荐酒,名红盐草果。初结小者,名鹦哥舌。元朝饮膳,皆以草果为上供。南人用火杨梅伪充豆蔻,形圆而粗,气辛而猛,山姜也,入药不可不辨。修事:须去蒂,取向里子及皮,用茱萸,同于鏊上缓炒,待茱萸色微黄黑,即去茱萸,取豆蔻皮及子用之。
【参曰】草实之中,名豆蔻者凡三,形色功能各有同异,入足太阴、阳明府藏、手少阳三焦则一也。形似芭蕉,叶似杜若,高八九尺,冬夏不凋,开花浅黄色,缀实作朵似葡萄,初生微青,熟则转白,孚圆似白牵牛,仁粒似缩砂蔤,气味辛大温,充肾间生阳,鼓肺气呼吸,宣五谷味,主纳主出者,白豆蔻也。初春抽苗,入夏作茎,开花结实似豆蔻,实圆微长,表有皱纹,里肉斑缬似槟榔,无仁有肉,气味辛温,秉刚燖之用,温中化食,宣五谷五畜味,为养为充者,肉豆蔻也。苗似荻芦,叶似杜若,根似高良姜,二月开花作穗,房缀茎下,嫩叶卷之,初出似芙蓉,微红色,穗头色深,其叶渐开,花渐出,色渐淡矣,亦有黄白二色者,实似龙眼而锐,皮色黄白,表无鳞甲,壳薄有棱峭,仁粒似缩砂蔤而稍壮,气味辛涩温,宣摄中气,温中,益上焦,受纳水谷,治心腹痛,呕吐,去臭气,宣五谷、五果、五菜味,为养、为助、为益者,豆蔻也。《开宝》名草豆蔻,《草物志》名漏蔻,《金光明经》名苏乞迷罗细,郑樵《通志》名草果。虽非果类,用充茶食,故有草果之称。
豆蔻,辅中益上,以宣为体,以摄为用。缀实在茎下,亦具有密义,虽与缩砂蔤同归于退藏,至体用则迥别矣。缩砂蔤,以摄为体,以宣为用,顺时序之升沉,故用舍自由。豆蔻,效降肃之聚敛,终属勉强,设久服尽剂,恐反亟夺其生阳,有余于用,不足于体。故尔,唯白豆蔻三缘合和,体用平均,堪为匹配。但缩砂蔤专司于下,遍及上中;白豆蔻专司于中,遍及上下。用之者,果能各加料简,不唯四种功力判然,即五谷糵及饴、曲、楂、蘹之属,亦可比量条分,不致溷乱妄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