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
来源产地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
定植后6-7年开花结果,10年后产量增多,25年达盛果期。结果期为60-70年,盛果期有两次,即5-7月及10-12月。采摘民熟果实,除去果皮,剥去假种皮,将种仁用45℃低温慢慢烤干,经常翻动,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若高于45℃,脂肪溶解,失去香味,质量下降。
热带地区广为栽培。分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地。主产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
【原形态】肉豆蔻,常绿乔木,高可达20m。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革质,先端尾状,基部急尖,全缘,上面淡黄棕色,下面色较深,并有红棕色的叶脉;叶柄长6-12mm。
花雌雄异株;雄花的总状花序长2.5-5cm;小苞片鳞片状;花疏生,黄白色,椭圆形或壶形,长6mm,下垂;花药9-12个,连合成圆柱状有柄的柱。
果实梨形或近于圆球形,下垂,长3.5-6cm,淡红色或黄色,成熟后纵裂成2瓣,显出绯红色假种皮,种子长球形,种皮红褐色,木质。
性味功效《中国药典》
辛,温。
归脾、胃、大肠经。
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中药大辞典》
"味苦辛而涩,性温。
归入肺、大肠经。
温中,下气,消食,固肠。治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
《中华本草》
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经
温中涩肠;行气消食。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
【注意】凡使,勿令犯铜。
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