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07年的神经生理学泰斗——张香桐院士走过了坎坷的百年科学之路。他常自比仙人掌,“仙人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生长、开花。它不怕干旱酷热,牢牢扎根在瘠土、砂砾中,坚忍不拔,生机勃勃,不时绽出艳丽芬芳的花蕾来。我认为搞科研工作也好,搞其他任何工作也好,要做出成绩来,就要有这种‘仙人掌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一个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可以找到他所能做和应该做的工作。”
张香桐出生于河北正定县。生活的坎坷没能阻挡张香桐求学的脚步,1933年张香桐从北京大学心理系毕业,一次偶然,张香桐得到了去美国耶鲁大学读书的机会,从此踏上了一段漫长的、寻求神经生理知识的人生之旅。
1956年,张香桐经过多次辗转才回到祖国,这一年他已经49岁。尽管年近半百,却像一个刚刚开始自己事业的年轻人一样,兴奋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
作为一名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的身上笼罩着很多光环。而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张香桐的名字是与一项叫做针刺麻醉的医疗技术联系在一起的。针灸起源于中国,正确揭示针刺镇痛现象的机理一直是对神经生理学家的一个挑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已经累计进行了几十万例针刺麻醉手术,但是针刺麻醉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许多研究人员没有切身的感受,很难概括出来。
1965年5月,当时已年近六旬的张香桐申请,要求在自己身体上进行一次不用任何麻醉药物、只靠针刺来镇痛的模拟手术,真切地体验了“针刺镇痛下的肺切除手术”全过程。那天张香桐身上足足扎了60多根银针。模拟手术后很长一段时间,被针刺过的上、下肢仍不能自由活动,左手几乎完全丧失了运动功能,甚至连打领带、扣扣子都不行。有人不解地问:“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去自讨这份儿苦吃?”张香桐却不以为然地笑道:“以一人之痛,可能使天下人无痛,不是很好么?”通过实践与体验,张香桐真切地认识到针刺镇痛是两种不同感觉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因为这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980年他获得了茨列休尔德奖,1992年又获得国际神经网络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2007年11月4日,张香桐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但他的“仙人掌精神”却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