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管理因素
栽培管理因素主要影响的是树体树势,树势健壮,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就强,相反如果果园肥料施的不及时、施用量不够,果园积水严重,树体修剪不到位、树体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都会导致植株树势衰弱,为黑星病病菌的萌发以及侵染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根据梨黑星病发病的诱发因素,我们可以明白,如果想要有效控制此种病害,我们就需要控制好病原数量,同时抓住关键时期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具体如何开展,请看下面详解:
- 做好果园卫生打扫
要想有效控制住梨黑星病病原菌数量,就需要我们在结合冬季修剪做好清园工作,具体通过剪除病虫枝梢,打扫园内落叶、落果,然后清出果园进行集中掩埋或烧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全园喷施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增强*菌效果。如果去年有黑星病发病现象,在生长季也需要在3-4月份及时观察,对发现的病枝、病叶、病花、病梢、病果等摘除,并按清园措施处理。通过这种措施消灭病原菌数量,减少当年危害程度。
- 做好果园田间管理
在土肥管理方面,结合秋季基肥的施用,翻耕树盘、培好行带、清好沟,然后每株施入100斤农家肥,有条件的最好施用一些微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加强梨树的营养,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在水分管理方面,做好果园排水沟渠,防止长时间降雨所引起的果园积水现象出现,进而造成果园湿度过大的情况;在修剪方面,主要是通过夏、冬两季修剪来控制植株树势,给树体营造通风透光的条件,改良树体小环境,营造不适宜病原菌侵染的外界环境条件。
- 做好化学防治措施
梨树黑星病化学防治的重点就是抓住病害发生关键时间节点,用对的药剂针对性防治。通过调查,多数地区梨树黑星病的发生有2个高峰时期,一个是在5月份,一个是在7月份,但也有的地区因为8月至9月之间一直降雨或者阴天,也会出现第3个发病高峰时期。基于此,在采用化学防治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在梨树落花后的4月中下旬喷药1次、在梨果套袋前以及套袋后的5月至6月之间各喷施1次;在采收前45天,也就是8月至9月之间,每隔15天喷施1次。当然如果园区所在地春季雨水较多,可以选择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之间增加几次喷药次数。防治黑星病药剂一般选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和80%大生M-2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当然为了增加药剂的附着力,我们也可以在药液中掺入适量的0.3%皮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