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近视的发生、进展说起。
近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虽然目前科学家仍然不能确知近视发生的原因。但是,基本机制大致可以确定,那就是眼睛纵轴的拉长。
而这种眼睛纵轴的拉长就如同人体长高一样是生长发育过程的一部分。
人出生后眼睛纵轴较短,影像聚焦于视网膜后方,故婴儿都属于生理性远视。
眼睛像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样随着年龄发育生长,眼球逐渐变长,这个过程主要在婴幼儿期完成,形成正常的屈光度。
但是,进入儿童期之后,眼轴仍然会缓慢地继续拉长,这个过程主要在5~16岁之间。眼球拉长导致光不能准确投射聚焦在视网膜而是落在其前方,这就是近视。虽然目前尚不确知眼球这种拉长的原因和机制,但是,很显然这种过度拉长是近视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就是防止近视的进一步进展。
这首先需要确定近视继续进展的原因。很遗憾,科学家们进行很大努力,也曾经找到很多原因,比如近距离视物,低照度环境视物等,却都被后来的研究一一排除。
直到2007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儿童花更多时间从事户外活动的孩子比更多时间呆在室内的孩子更不容易患近视。更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缺乏自然光照射(主要是紫外线B)防癌眼睛视网膜细胞对多巴胺的产生分泌,阻碍了防止眼球的拉长正常机制,导致眼球过度拉长而发生近视。
大型试验也证实,儿童多从事室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的确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和进展。东亚地区学生户外活动少是这个地区近视高度爆发的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科学家也想了很多其他方法,包括目前市场上很多矫治方法,都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近视后有必要一直戴眼镜吗?是的。
因为研究已经证明,佩戴足矫近视镜比欠矫镜更有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
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儿童佩戴欠矫眼镜可以延缓近视的进展。这种说法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前些年再次被提起是得到一种称为散焦(或离焦)假说的支持。
这种假说认为,我们的视觉信息主要来自视网膜中心区的感光信号,但周边区视觉对于眼睛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视眼球的拉长其实是极其有限的,近视者在看远物时视网膜中心区处于近视性离焦状态。而由于眼底视网膜具有一定曲度,视网膜周边区则呈远视性离焦或正焦。
视网膜周边区的远视性离焦状态是促进近视程度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佩戴眼镜对近视进行完全矫正,结果是视网膜中央区实现正焦,却加剧了周边区的远视性离焦,这样势必加速眼轴的拉长进而加剧近视的发展。
这种假说还得到一些动物实验的支持。比如,当给小鸡戴上眼镜制造近视性散焦,近视的进展受到抑制。类似的实验也在婴儿猕猴和恒河猴实验中得到重复。早期少数的临床试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但是,这种假说最终被更多实验和试验给否定,并证明,佩戴足矫眼睛才更有利于阻止近视的进展。
因此,近视不但必须一直戴眼镜,而且需要根据近视的进展来不断更换眼镜,保证足矫为正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