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史上的小李杜,小李杜诗歌特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1 17:56:38

李大嘴 大嘴读史

唐朝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

说起诗歌史上的大小“李杜”,很多人都知道,知晓度很高。大“李杜”是指李白杜甫,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唐代诗歌史上的小李杜,小李杜诗歌特点(1)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汉朝也有“李杜”,而且有三组之多,可以分为大中小“李杜”。

不过,汉朝的李杜并不是写诗的,都是官员。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死在汉朝两大毒瘤——外戚和太监的手上。

大“李杜”:李固、杜乔。

李固、杜乔都是官N代,杜乔的家族更是长期出任省部级官员。

家族势力不小,李固、杜乔本身又有能力,脱颖而出、仕途顺畅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在清平盛世,这二位绝对可以为国家做出不小的贡献。

但是,李固、杜乔所处的时代,正是外戚和太监轮流坐庄、张牙舞爪的黑暗时期,于是,这两位都悲剧了。

唐代诗歌史上的小李杜,小李杜诗歌特点(2)

李固进入官场的第一份工作,是给大将军梁商当参谋。梁商是谁?女儿是皇后,妹妹是妃子,国丈、国舅的双重身份,标准的外戚。

不过,梁商很佛系,自己不擅权,也不管闲事。正因为这样,李固满肚子才华得不到发挥的空间。

好不容易出任湖北,小施拳脚之后,又得罪了梁商的儿子梁冀,被调任山东。

有一年,杜乔担任中央巡视组组长,巡查山东,巡查报告说李固政绩天下第一。汉朝大“李杜”终于联系到了一起。

等到李固回到中央任职的时候,坚定地和杜乔站到了一起,主持正义,梁冀想干些胡作非为的事情,杜乔和李固一起坚决制止,权力*泛滥的梁冀对这俩人恨之入骨。

终于,梁冀的机会来了。

地方上有人密谋拥立清河王刘蒜当皇帝,事情败露。这个刘蒜正是现任汉桓帝在不久前的皇位竞争者,而当时,杜乔和李固都是支持刘蒜的。

于是,杜乔、李固都被扣上了密谋事件“幕后操纵者”的帽子,下了大狱。

唐代诗歌史上的小李杜,小李杜诗歌特点(3)

据《后汉书·李杜列传》记载,梁冀派人传话给杜乔:“早从宜,妻子可得全。”你自*吧,祸不及家人。杜乔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如果自*就属于畏罪自*,坐实了自己的罪名,坚决不肯。

梁冀只得派人去狱中将李固和杜乔双双“做掉”,“俱暴尸于城北”。

壮志未酬身先死。

中“李杜”:李云、杜众。

过了一些年,大将军梁冀终于被长大了的汉桓帝和太监联手干掉,朝廷上下为之一振,士大夫们长出一口气,觉得可以重整旗鼓治国平天下了,然并卵,太监们又开始得瑟了。

太监大规模封侯,把持朝政,胡乱封官。选皇后也不按规矩来了。恰好这时候小冰河期来临,天灾不断,很多人认为这是上天示警。

唐代诗歌史上的小李杜,小李杜诗歌特点(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