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
得中进士后不久,任钱塘县尹,但并不得志。由于事务需要得到元人担任的达鲁花赤的批准,使得施耐庵无法发挥才能。在担任两年县尹后,由于得罪元人,他愤然辞去官职,返回苏州施家桥,开始在那里教书育人。
在这段时间里,他收养了商人之子罗贯中为徒,后来成为《三国演义》的作者。
张士诚起兵反元
元惠宗至正十三年(1353年),贩卖私盐的张士诚起兵反元,施耐庵成为张士诚的军师。在他的协助下,张士诚从兴化一路打到苏州。然而,由于意见不合,施耐庵离开张士诚,开始四处游学。
施耐庵在河阳山隐居,成为当地一家姓徐的家庭的教书先生。随后,他回到苏州施家桥,着手创作《水浒传》。这部小说在当地迅速传播。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包围苏州攻打张士诚,施耐庵为躲避战乱返回兴化白驹场故居。
“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
《水浒传》创作完成后,很快在民间传抄。相传刘伯温发现了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并带给朱元璋,但朱元璋认为这是煽动乱世的书,密令逮捕施耐庵。
施耐庵被关押一年多后获释,但已然是行将就木。在家人和罗贯中的帮助下开始返乡,途中染病,最终于1372年在淮安去世。
根据1962年出土的施让(施耐庵之子)墓的“施让地券”记载,施耐庵的墓地位于施家桥,后人每年忌日和生日都会来此扫墓,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